先問一個問題。 闖紅燈是不是很討厭? 是的。 但你要相信,絕對有比闖紅燈更加惡劣的行為。 那就是帶著孩子闖紅燈。 紅燈還有15秒,直行的車停了,拐彎的車才剛剛啟動。 父母帶著孩子已經迫不及待開始闖紅燈了。 你有沒有見過紅燈闖到一半,結果淹沒在車流中的家長,還有孩子? 可憐,可悲,更加可恨。 我每次看到那些帶著孩子在車流中躲閃騰挪的家長,都出離憤怒。 因為他們不只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更加是在拿著孩子的生命冒險。 尤為可恨的,是他們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種下了一個扭曲的價值觀。 這些被別人拉著手闖紅燈的孩子,他自己過馬路的時候會闖紅燈么? 不知道。 但愿不會。 這種丑惡我們在昨天又看到了。 一個潑婦在高鐵霸道耍橫,硬生生逼停高鐵,事后還各種狡辯死不認錯。 是的,潑婦這個稱呼裹挾太多情感,但是她的行為完全配得上這個稱呼。 她的丑惡當然不僅僅在于她用自己廉價的生命挑戰規則,危害公共安全。 她的丑惡還在于她忘記了自己面前一直有個全程見證手足無措的孩子。 她的丑惡在于這個事件背后暴露出的人格缺陷還有個職業載體,她是教師。 她的丑惡在于她不僅僅是個教師,而且是個教導處副主任,還有管理身份。 你想想她教過多少學生,你內心里的憤怒就會增長多少倍。 你想想她帶領多少教師,你內心里的悲涼就該彌漫多少倍。 而且非常諷刺的是,她還是優秀德育教師。 果然相當優秀。 中國人現在最缺的是什么? 規矩。 比如,過馬路不能闖紅燈,這就是規矩。 比如,進別人辦公室要敲門,這就是規矩。 比如,考試不能作弊,這就是規矩。 比如,當官不能腐敗,這就是規矩。 比如,轉彎必須讓直行,這就是規矩。 …… 規矩的教學效果怎么樣? 不怎么樣。 曾經有學生問我,為什么很多事情誰都知道不對,為什么還是有人做? 比如,誰都知道傳銷是一場不歸路,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 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前仆后繼,打掉一個還有一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相信那些暴利的承諾,愿意把錢交給明明知道是火坑的錢寶? 這些問題還可以多問幾個。 為什么明知道闖紅燈不對,還是有人闖紅燈? 為什么明知道考試作弊后果嚴重,還是有人作弊? 為什么明明知道去動物園要買票還是有人私自攀爬? 答案很簡單,不是每一次僥幸都會付出代價,或者不是以生命為代價。 這也是一種博弈。 學習規矩都是重要的,不守規矩肯定是有代價的。 為什么還是屢教不改?因為還有兩點沒想通。 第一點,守規矩有什么現實的好處? 比如紅燈還有15秒,行人紛紛啟動,那個再等15秒的,有什么好處? 比如規規矩矩按照標準速度行駛,結果被別人接連超車,有什么好處? 你全是付出,看不到收獲,像不像傻子? 他沒有成本,收獲也有點,有沒有羨慕? 第二點,不守規矩有什么現實的懲罰? 比如他一路超車不停搶道鳴笛,好像也沒被撞死; 比如他隨便找個理由就插隊了,好像也沒被打死; 比如他考試交頭接耳夾帶小抄,好像也沒被嚇死。 考試作弊代價慘重,損失的可能是學位學籍以及一輩子的幸福。 但是作弊從未終結,因為很多人相信被抓的那個只是運氣不好。 于是,繼續不守規矩。 于是,繼續心存僥幸。 直到有一天,老虎找上了自己。 于是,真心痛哭流涕。 于是,發誓痛改前非。 可惜,老虎從來不會給重啟的機會。 甚至,不會讓你開口…… 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期待著那個扒門的女士會受到嚴懲。 雖然現在處罰已經出來了,明顯大家都會覺得違法成本實在太低。 這種行為應該列入征信系統,包括被列入乘坐各種國內交通工具的黑名單,讓大家多多提防。 有人說是不是小題大做? 有人問何必要窮追猛打? 那是因為大家忘了追問一句:如果不嚴懲,更可怕的是什么? 是讓更多內心的惡有了釋放的可能,畢竟他們一家三口還是如愿以償坐上了高鐵。 你看,你看,他們不是鬧了半天也達到目的了么?一定有人這么想。 不正是因為這個潑婦和孩子前面沒檢票竟然也能闖進了車站才有了后來的鬧劇么? 不正是一件件對底線問題的隱忍退讓才讓踐踏底線的人越來越堅定和有恃無恐么? 不正是一件件對規則問題的邊界模糊才讓遵守規則的人越來越無奈和莫衷一是么? 我們講人性,我們講同情,我們講博愛。 但是,我們需要底線。 規則一旦坍塌,所有人都會至于無法預知的恐懼和茫然之中。 我們對個體的同情和體諒永遠不能以傷害集體規則為代價。 我們對個體的寬容和支持更加不能以損害集體安全為前提。 自己的失誤只能自己買單而永遠不能用犧牲他人利益的方式來彌補。 面對如此肆無忌憚地危害鐵路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案例,竟然還能對個體的貪婪和自私表示理解甚至同情。 要么是單純,要么是愚蠢。 我們希望后續能有懲處的繼續報道,還因為我們太需要強化規則意識。 一點都不夸張。 我們不能太健忘。 還記不記得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因為漠視規則造成一死一重傷? 還記不得半年后寧波動物園再次因為漠視規則導致被虎咬死? 還記不記得南京南站因為漠視規則試圖穿越軌道被高鐵夾住最終殞命? 還記不記得暴走團無視交通管理規定占據機動車道結果造成一死兩傷? 還記不記得老太太因為祈福突發奇想向發動機內投擲硬幣導致航班延誤? 還記不記得去年柳州一個家長為了找孩子枉顧他人生命安全逼停過山車? 還記不記得上個月安徽一男子無視交規橫穿馬路被車輛撞飛? …… 教育不是萬能的,絕對不是。 也許我們還不至于悲觀地說:壞人是不會變好的。 但是對一個固執地相信自己就是沒有錯的成年教師而言,她是不會變好的。 你看看她接受采訪時的振振有詞就知道了,你看看她無數次反問“我哪里錯了”就知道了。 我們最大的期望是未來她能夠心有戒懼,能夠不敢,而不是奢望她再也不想。 如果說是教育,這是最現實的教育,也是最現實的課堂。 教育者先受教育,中央也是這么說的。 不過,我們還要聯想到另外一個命題。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家長的問題和家庭的問題。 一個擁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會用得體的行為與人交往。 正直、向上、友善、寬容、誠信…… 他當然也可能會受傷,但是這社會更多的永遠是正能量。 一個從小被錯誤行為示范、被錯誤理念引導的孩子,往往充滿抗拒甚至恐懼。 人心難測、相互提防、彼此利用…… 我們常說,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共同作用的結果。 不過,三方的作用應該不一樣,孩子的教育一定首先是家庭教育的映射。 或者我們可以說,孩子是父母的原件,是學校和社會的掃描件和復印件。 我的公眾號后臺也有不少家長在咨詢。 最多的問題是跟子女的相處問題,部分互不理解,部分勢如水火。 我常問的兩個問題是: 孩子不太了解您,那您了解孩子么? 您覺得孩子這些問題跟您是不是一點關系都沒有? 找不到癥結,怎么解開心結? 誰也不是道德圣斗士,也許我們確實都做不到永遠不闖紅燈。 但至少不要把闖紅燈當成習慣,至少不應該把闖紅燈當做是必選項。 但至少不能把偶爾不得已為之的舉動認為是主動選擇,是占了莫大便宜。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比生命更加緊急的事。 的確,就算是闖紅燈,我們也在百分之九十的幾率下保證了存活和安然無恙。 但是誰知道哪些微茫的不可預知什么時候到來? 畢竟,那些意外一旦發生,往往就再也沒有彌補的機會。 而且,傷害的除了自己和孩子,還會連累本來沒有責任的另一個家庭,還有孩子。 生命本來就無常,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我們可以掌控的范圍內,不要主動拿生命冒險。 愛自己,也愛別人,讓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這大概應該是對自己和親人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對這個世界最基本的態度。 規則是所有人的背景,也許它讓我們多了一些約束,一些枷鎖和一些讓步。 也許規則會讓我們這一路看起來走得最長,感覺最累。 也許我們還會看到個別人因為漠視規則而受益或者也曾讓你我變得心里不平衡。 但是也一定要相信,正是因為規則的存在讓這一路沒有荊棘滿布,沒有暴風驟雨。 也沒有不懷好意的狼外婆。 |
|
來自: 陽光男孩007007 > 《文化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