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陪我家人給外甥做個復查,我們前面有一人,我們是第二組,可是就在第一組還做的時候,第三組一個醫生同行(都不知道姓什么的同行)來找她,然后華麗麗的插到了我們前面。 外甥問為什么她們可以先做? 前段時間微博上說過一個孕婦打一個小女孩的事件,本來同是孩子,同樣都在排隊,孩子們沒有插隊的概念,反而是家長拉著孩子就插到女孩前面,女孩善意的提醒她一個長輩要排隊,她不只沒有羞恥心,反而還嫌她多管,把她打了,打了后又不敢承擔責任,說自己是孕婦,制造各種話語,以弱者的立場讓女孩來道歉。 真不知道是誰給她的勇氣?梁靜茹嗎? 從小老師教育我們守規矩守規則,家長在教導我們守規則的時候自己卻沒有以身作則。 有些人可能會說不守規則的大多是底層人士,可是反而是他們真的很守規則,正是因為不懂,才會小心翼翼的守著各種規則,不會也不敢躍過任何一條線。 那么不守規則是哪些人呢? 某高鐵進站口,一位女士因為遲到要沖進高鐵站,工作人員對她進行勸阻,她大鬧進站口,自稱自己是某某高校老師,有多少多少有成就的學生。 某高鐵上,一位自稱癱瘓的男士霸占別人的座位不愿起身,他的身份是在讀博士,你說他不懂各種法律法規嗎? 他比任何人都懂,他讀的書要比那些底層人士多的多,可是他卻明知法則而觸碰邊緣。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至于紙上的內容是豐富多彩還是只有黑白線,這些引導都是家長與老師的教育。 而關于做人這個方面,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父母,是家庭。 我們經常會聽身邊的人說,某某家他們家長可不好了,不要讓小孩子跟他家小孩玩,會被帶壞的。 可能本質上孩子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家長給別人留的印象就給孩子蓋上了印章,從而把孩子的軌道做了一個定性。 在我們在抱怨別人不守規則的時候,是否有反思自己有不守規則的時候,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 我們從小教育他的不是走捷徑,未站先跑,未跑先飛,而是讓他每一步,每一個腳印都走的踏實,走的穩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