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專業的書畫藝術品收藏學習、交流、交易平臺,滿足普通大眾“親近藝術、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間!集書畫交流、研討、鑒賞、養生、文論于一體,旨在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書畫藝術,宣傳高端書畫人才,打造優質的書畫藝術交流平臺。 平常講一個人字寫得有沒有功夫,往往以腕力強為代表。準確的說,運腕,不是全指腕力,而是通身之力輸送到腕,使腕產生動作。腕的懸起,其“力”必然能得到充分發揮。且動作靈活就能準確地依據點劃長短粗細的要求,進行左右盤辟,給承上啟下折轉換筆帶來了方便。我曾見到三指捏于筆桿頂端,臂不動而腕搖的寫字姿勢,周身之力不易送到筆端,寫出的點劃自然少力,且提頓變化困難其折轉生硬,線條光滑。 歷來書家最注意懸腕肘作書,腕懸起與否,還表明功夫進展速度,如清代鮑照求王宏緒授書法,而王不肯,鮑照藏在小樓上暗窺之見王是將腕懸起作書,故比自己進步快,回家依樣葫蘆,不久再將字拿給王看,王曰:“汝豈見我作書耶”。 懸肘過程,就是練習運腕和練習筆墨過程。有了懸肘基本功,就可以縱情用筆,能上能下,任意揮毫,力量得到合理使用,墨會深入紙內,粗則遒勁,細則挺拔,筆劃更顯沉著、有力和厚實,而且有助于血脈貫通。由此可見,要想把字寫好,達到書法藝術境界,懸起臂腕亦是一大關鍵。 成年人練習懸肘,日日不斷練習,不畏酸痛,三個月左右,即可懸起。兒童懸肘,大有一懸即成的可能。 懸肘形式,肘比腕高,力得傾瀉。 只有執筆合理,才能運腕靈活。執筆與運腕有力結合,才能把筆運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