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潤 就是 留存收益) 如何考核企業的留存收益(也就是未分配利潤)是否合理?巴菲特給出了解答! 但是為什么巴菲特以企業市值(股價)的增長來考核留存收益?為何不是用企業價值(營收 利潤 現金流)的增長來考核留存收益?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其中的邏輯與道理。 先來看看巴菲特自己說的與書上寫的: 巴菲特:對于股份公司留存的每一個美元,至少可以為所有者創造一美元的市場價值。《巴菲特致股東的信》P134 公司每留存一美元的利潤,至少應該創造一美元的市場價值。如果市值的提升超過留存的數字,就更好了?!栋头铺刂馈罚ㄔ瓡?版)楊天南 譯 我們認為崇高的目標應該定期用結果來檢驗。我們檢驗公司對未分配利潤的運用是否明智合理的標準是,一美元留存收益是否至少為股東帶來了一美元的市值增長。目前為止,伯克希爾公司的檢驗結果是合格的,我們將將以五年為周期進行連續檢驗?!秾W習巴菲特》劉建位 著 我提出了以下問題,并思考了很久: 巴菲特評估企業時強調“一美元留存收益產生一美元市值”的原則。 這句話,我想請問為何是一美元留存收益產生一美元市值作為考核留存收益的標準?不應該是一美元留存收益產生一美元價值(或者凈利潤或者現金流)嗎?市值與價值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市值下跌不代表價值下跌,市值增長也不代表內在價值增長了。市值對應的市場情緒,與公司留存收益有何關系? 這句話的理解是不是應該是:一美元留存收益在未來產生一美元凈利潤或者一美元現金流作為標準?因為公司留存收益創造的不是市值,而是價值(凈利潤增長一美元或者現金流增長一美元)。 我始終不理解老巴的意思。一美元留存收益考核的標準應該是五年能否創造出一美元的價值(利潤),而不是市值(股價)。 其實巴菲特說的是對的,只不過是他說的市場價值指的是真實的股東利益!但是這個問題確實困擾我很久。我想很多人都沒有去深入分析,只是看了書上說的真理!困擾我的是為何巴菲特會把留存收益與股票價格(市值)掛鉤,我甚至提出了質疑!這個是不合乎價值投資邏輯的??墒墙涍^很長時間的思考,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先來看看留存為股東創造“價值”的邏輯:
基本的邏輯是:企業留存收益→創造企業新增價值→體現在:營收 利潤 現金流增加→企業利潤增長所以內在價值增加→內在價值增加推動股價市值的增長→股東投資者受益(以五年以上為參考時間,每一美元的留存收益,至少獲得一美元以上的市場價值,也就是股價市值的增長) 但是如果企業的留存收益不能為企業創造滿意的新增利潤(價值),那么就該現金分紅! 如果企業創造出了滿意的新增利潤,但是股票價格與市值不增長(市場長時間以十分低估的股價在交易,有些甚至低于凈資產的價格在交易),那么此時也應該現金分紅或者直接回購股份。 這就是巴菲特一美元留存收益,至少應該創造出一美元市場價值的基本邏輯。懂得了邏輯,也就明白了為何巴菲特會用股價市值的增加來考核企業留存收益是否合理且明智,巴菲特的出發點是管理層必須以股東的利益為基礎!同時也是考核管理層是能力非凡 否誠實可靠且為股東著想。 留存收益為企業創造營收 利潤 現金流等內在價值是一方面。為股東創造股價市值的增長是另一方面。兩者如果有其一表現不理想,那么說明企業的留存收益是不明智的,應該把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進行現金分紅或回購股份!以回報股東,為股東創造最大化的“價值”! 巴菲特曾經還提過一個例子:一個無論回報多么無吸引力都要留存收益的例子,被愛迪生聯合公司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傳播開來。當時,一項嚴厲的監管政策使愛迪生聯合公司的股票價格以凈資產四分之一(也就是0.25倍市凈率)的價格在市場上交易,這一美元僅僅轉變成了0.25美元的市場價值。 這是金子變成鉛的過程,大多數的企業收益被繼續的再投入到企業中。這個例子無疑是在價值毀滅,明智的選擇是愛迪生公司根本不該留存收益,而應該現金分紅,或者直接回購股份!
還有一個簡單的考核方式是:留存收益至少應該創造出≥ROE收益率的新增利潤,否則企業的ROE就會下降,留存收益應該分紅給股東。
結論是: 1如果留存收益不能創造出滿意的新增企業價值(營收 凈利 現金流),或者說留存收益會導致ROE下降,那么應該分紅給股東。 2如果股價長時間嚴重低估,沒有為股東創造出市場價值,那么此時留存收益也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應該現金分紅或者回購股份,以最佳的方式回報投資者。
兩點都是基于股東的切身利益,也是考驗留存收益是否合理,管理層是否優秀且為股東著想的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全文指的都是ROE很高的優秀企業。并且巴菲特也說過:由于短期內根本無法看出企業的價值是否因為留存收益而增加,所以考核年限至少五年以上。 作者:W安全邊際 作者:W安全邊際 鏈接: https://xueqiu.com/7598135991/87354094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