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幾個后臺留言問:一般你們心理咨詢師會被來咨詢的人問到哪些問題啊?問題是大同小異呢還是千差萬別?總有些比較常見的問題被問及的次數很多吧,能不能分享一下? 嗯,還確實是有一些問題被問到的比例很高,但也有一些問題會很冷門。為了解除這幾位留言者的疑問,我綜合整理了出了以下10個問題并附上我的回答: 01 你們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別人在想什么? 答: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心理咨詢師沒有讀心術,但是懂得如何讓別人自覺自愿地說出心里的想法。如果一個心理咨詢師告訴你“你心里想什么TA都猜得到”那這個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性和可靠性值得你自己重新評估。 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會提出很多假設去驗證自己的假設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來咨詢的人真實想法。只不過我們更多的是通過聽、觀察等來綜合做出結論的。有時候我覺得這類似于中醫(yī)的問診一樣,但又不同于醫(yī)生的診斷。因為我們要做的是引導來訪者自己察覺問題所在。 02 學心理學的是不是自己都有病? 從廣義上來說,沒有人是沒有病的,因為人面臨環(huán)境變化、面對壓力和事情時都會發(fā)生心理上的變化,如果你認為這就是心理病,那么所有人都有病,心理咨詢師也是人當然也有病。最重的病是自己生了病還認識不到自己有病的人,這些人缺乏自知力。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心理咨詢師是很愿意承認自己有病的。 03 心理咨詢師是不是很能說? 答:“很能說”這個要如何界定我不清楚,我只能說演講力取決于你的聽眾。 在做親子關系咨詢的時候,經常有很多家長會有疑問“你說的我給我孩子都說了呀,為什么他聽你們的不聽我們的呢?”我會說:是的,心理咨詢師確實說的跟你們一樣,但我們比你們更清楚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以什么方式說,孩子會更愿意聽。所以,表達方式比內容本身要重要的多。 04 你們整天聽別人抱怨,你們自己不會生病嗎? 答:對我來說,如果來訪者沒有抱怨,沒有哭訴,沒有憤怒,沒有壓抑,那我反而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那樣我才要被憋出病來。 每一個來訪的人都是在與我分享他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獨特的看法和想法。而這些經歷、看法和想法可能即便是他最親近的人他都沒有告訴過。我何其榮幸有這樣的權利去聽到這些可能被埋沒了的故事。 05 心理咨詢師是不是都有窺探別人隱私的癖好? 答:心理咨詢師確實會看到或者聽到很多別人看不到或者聽不到的隱私。 但是心理咨詢師不是為了了解隱私才去“窺探隱私”,我們要深入了解來訪者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來訪者解決情緒困擾,或者幫助來訪者自己找到他所存在的問題。如果咨詢師只是想要窺探別人的隱私,來訪者也不傻,他是不可能會告訴我們的,這時候就會出現阻抗,或者咨詢幾次以后脫落。 06 我也想學心理學,像你一樣幫助別人 答:你不一定非要做心理咨詢師才能幫助別人。 幫助別人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心理咨詢事業(yè)的發(fā)展中是可以的,但是更適合的方法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為任何一個職業(yè)的存在都是有作用的,甚至很多的行業(yè)比心理咨詢行業(yè)能在更廣泛的方面幫助到更多的人。 在幫助別人之前,我們希望你先問問自己“你可以做哪些事去幫助別人” 07 你們作為心理咨詢師是不是就不會有煩惱? 答:心理咨詢師只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并且有更多、更有效的方式去處理自己的情緒而已。 沒有煩惱的人不存在,心理咨詢師也是人。 08 為什么別人都能夠自己解決而我卻必須求助于專業(yè)的咨詢師才能夠解決? 答:求助本身說明你愿意解決自己的問題,需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在心理學上把應對問題分為成熟的 ' 解決問題 - 求助 ' 式和不成熟的 ' 退避 - 自責 ' 式,求助本身就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09 為什么別人都不受這樣的困擾而我卻面臨著這樣的困擾? 答:其實很多人都在面臨跟你類似的困擾。 你感覺周圍沒有,可能是因為大家都不會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這一面,不會去直面交流這一方面。就好像你周圍的人不知道你在受著這樣的困擾一樣,你也不知道別人遭受的同樣的甚至更嚴重的困擾。 10 花錢找你們就是聊天,真的能治好我的心病嗎? 故事|閱讀|教育|電影|心理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