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原創:職場學習類干貨 每周五原創:解讀經典,笑看職場 投資理財這件事,職業和業余最大區別,從來不是水平高低。 今天還要跟大家報個帳,公布去年的保護費收入…… 1/5 你在投資上花的錢和時間,能賺回來嗎? 我有個毛病,做任何事都喜歡計算一下時間成本,以提醒自己不要浪費時間。 去年我統計了一下自己花費在投資上的時間(包括看各種研報和盤后分析、包括設計測試優化自己的交易系統、包括必要的看盤時間,等等),發現平均每周已超過15個小時。 我忍不住算了一下,按照我現在的勞動成本,每年應該獲得8萬以上的回報。 目前肯定達不到,那么接下來,我就有三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別管什么回報了,還像以前那樣,把投資當成單純的興趣愛好。 事實上,絕大部分業余投資者都是這樣的,他們總是把在投資上賺的錢當成預算外的收入,而不去考慮自己投入的時間成本。 相反,那些時間成本高的高凈值人士,要么幾乎不在投資上花時間,追求財富穩健增長;要么把投資作為事業的一部分,追求超額收益。 而且投資和一般的興趣愛好不一樣,是有風險的,這個選擇被我PK掉了。 第二個選擇:減少在投資上花費的時間,只要戰勝通脹就行了。 不甘心啊。 第三、成為一個職業投資者,優化自己的時間投入,以達到職業投資者要求的穩定的高收益率。 大概要達到多少呢?我算了一下,是穩定的年化15-20%。 這個收益率其實不高,但難度在于這兩個字:“穩定”。為什么要穩定呢?如果想要成為收入來源,就不能飽一頓,餓一頓,一定要超過牛熊。 通常而言,穩定15%的年化收益,意味著你所使用的投資系統,任意一年的投資虧損都不能超過15%,也不能出現連續兩年12%的虧損、連續三年10%的虧損。 這就意味著你必須放棄大部分高風險高收益的機會,大大降低最終的收益水平。 我能做到嗎? 2/5 業余和職業的最大區別,并不是水平高低 剛好,我遇到了一個有操盤經歷的朋友,把這個困惑告訴他。 他的回答讓我意外:“這是職業投資者才會去考慮的問題啊……” 他給了我一個“范撒普超級交易員標準”去評估自己的投資方法,利用一個復盤公式,把最近連續三十筆交易填了進去。 這次復盤,改變了我對投資的看法。 第一個發現:我記得最清楚的那幾筆大賺大虧的交易,其實從來沒有改變過整體收益的方向。它們會暫時提高或降低收益水平,但往往在一兩個月之后,波動又回到原來的趨勢中。 也就是說,那些你根本記不得的小贏小虧的交易,才決定了你的整體收益率。 第二個發現:我在技術上把握得最好的那些交易,在最低價精準買入,最高價精準賣出,但從整體資金的增值來看,沒什么了不起的。 最重要的發現:我從沒有從整體上判斷過自己的交易體系是否合理。就像那份資料總結的:絕大多數業余投資者迷失在一筆筆具體的交易中,而不知道自己為何而交易。 所以業余和職業的最大區別,并不是水平高低。 業余投資者最喜歡吹噓自己追上了什么大黑馬,可一問到今年收益的問題,就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業余投資者中也有很多高手,比如雪球上很多人對上市公司的研究,其見識往往比機構研報更深刻,論壇里也有很多抓題材的短線高手。 可這些人的并沒有清晰的投資目標,他們熱衷于尋找大黑馬,或者執著于一種固定的短線手法,這就在操作層面把自己降到了“高水平的業余選手”行列。 有沒有明確而實際的目標,這才是“愛好者”和“職業選手”之間的最大區別。 前面說到,我之所以一定要成為一個職業投資者,是希望能夠獲得與投入匹配的收益,這就是我以“職業投資者”的思維方式,考慮的第一件事。 3/5 職業投資者的目標至少分成兩種 把投資當成興趣愛好,當然不需要目標,結果就是買賣沒有投資系統,完全憑經驗憑感覺,長線進短線出,套牢就裝死。 但是帶“職業”二字就不一樣了,公司有經營目標、部門有考核指標、個人還要工作計劃。“制定目標”是從“興趣”到“職業”的必經之路。 理財的目標是戰勝通脹,年化收益5-8%就夠了。職業投資者的目標就復雜得多, 但大目標只有一個: 能夠在未來幾年內,成為一個不靠工資吃飯的自由職業者 做到這一點的基本要求有兩個:控制一定量的資金,達到一定的穩定收益率。 從這兩個因素出發,職業投資者的目標至少分為以下兩種: 第一種:激進型目標 盡可能爭取10年10倍的收益,但不在乎中途的虧損。 這就是一個“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干活“的目標,想用盡可能快的速度,放手一搏,期望從此擺脫工資的束縛,但中途一旦出現大的虧損,就不得不放棄這個目標,老老實實地回去上班。 第二種:穩健型的目標 每年15-20%的收益,一但出現10%以上的年虧損就暫停投資。 持這種目標的人,很可能就像我一樣,目前還是只能把投資當成第二職業,投資收益當成第二收入來源,但仍然希望未來能擺脫工資。而15-20%的收益,既能讓我們達到這個目標,難度又不算太大。 為什么“收益率目標”如此重要呢?因為它將決定你接下來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投資品種、投資方法、持倉管理、風險管理…… 我就以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投資風格差異,來說明這兩種不同的目標,造成的不同結果。
4/5 為什么你看得準卻拿不住大黑馬 10年10倍的收益,相當于這十年的年化收益率26%。 這個水平持續10年,說難也難,2008年市場上的300多支偏股型公募基金, 10年后累積收益率能達到十倍的只有10個。說不難也不難,相比而言,私募基金達到十年十倍的,那太多了。 這兩種基金的投資水平其實都差不多,結果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投資目標”造成的。 私募基金的收入直接來源于投資收益,所以,每一支私募,不管他的理念是什么,都有一顆“十年十倍甚至百倍”的心,必須采用第一種投資目標。 而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管理費,管理費取決于基金規模,基金規模往往取決于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也就是說,只要你的排名在中上,你的規模就可以穩定增長。 而且,每個公募基金都要力圖避免大的盈利回撤,到手的盈利回撤對基民的心理壓力比虧損還大,往往意味著大的凈贖回,收入也隨之下降。 這就是公募基金不會去追求“十年十倍”的道理,也決定了他們更近似于第二種投資目標。 兩種投資目標的差異,對中小投資者的影響也同樣很大。 去年的白酒股大漲的時候,很多人按這個邏輯想到了啤酒——白的能漲,啤的為什么就不能漲呢? 這個邏輯其實挺好,白酒股上漲的內在邏輯是因為消費升級,導致高端白酒量價齊升。說起來啤酒也有很多年沒漲價了,在高通脹的時代,啤酒同樣要消費升級,高端啤酒同樣會量價齊升。 但問題就在于,影響消費的因素太多了,啥時候漲價呢?也許今年,也許是明年。銷量能跟上嗎?也許是同步上升,也許只能持平。 此時,不同的投資目標所導致的不同投資方法就顯現出來了。 對于“激進性目標“的投資者,因為可以接受更大程度的虧損,往往會提前配置,選擇進入安全估值區間的股票,采用越跌越買的策略。因為漲價是大概率事件,只要熬過眼下的虧損就行了。 但對于“穩健型目標”的投資者,因為無法接受過大的利潤回撤,只能等啤酒龍頭的趨勢走出來,跟著大資金后面一起買,利潤少吃了一段也認了,誰讓自己不能承受大的虧損呢? 很多人都會懊惱自己“看得準卻拿不住大黑馬”,認為是自己心態不好,意志不夠堅定。其實“投資心態”是個偽問題,真正的原因,是“穩健型目標”的投資者,錯誤地選擇了“激進型目標”的投資品種,最后因為初始虧損過大而被迫止損,放走了大黑馬。 所有的投資系統本質都是一句話:“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截斷虧損“就是“止損”,”讓利潤奔跑“取決于“止盈位”,而這兩樣,都要根據你的投資目標,事先計算出來。 舉個例子,你如果追求25%的年化收益,又沒有時間短線操作,那就只有選擇半年內有50%以上上漲空間的品種,那么你的交易機會一定不多,為了把握有限機會,必須把止損位設到20%以上。 20%的止損位,大部分投資者都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大部分業余投資者的止損止盈設定都是拍腦袋的:明明是基于基本面的投資,止損位卻只給了5%;明明是做趨勢交易的,止盈位卻設到了15%,導致了整個交易系統先天就是虧損的。 只有確立了合理的投資目標,你才能利用“可接受的最大損失”“可接受的最大盈利回撤”“單筆交易的期望值”“勝率”“交易頻率或持有周期”“收益風險比”“交易頭寸計劃”等多種因素,組合成幾套不同的交易系統,去應付牛市、熊市、平衡市這三種不同的市場環境。 5/5 找到自己的財富自由之路 為了能說清楚差別,前面的兩個目標都很極端,其實大部分的目標都是在兩者之間,比如說: 目標三:先激進后穩健 最初三年資金翻倍,達到一定資本積累后,逐步降低到15%。 目標四:先穩健后激進 最初八年每年15%的凈收益,達到一定資本積累后,追逐更高的收益率。 目標五:加杠桿(操作穩健、資金激進) 最初五年1:1加杠桿,同樣15%的總資金收益率,更快的資本積累速度,但對風險控制的要求更高。 …… 不難看出,不同的投資目標取決于不同的人生規劃,不同的人生規劃又取決于你獨特的個性與價值觀。 有了正確的投資目標,并根據這個目標設計投資系統,你所作出的每一個投資決策都是輕松的;反之,你的每一個決策都會糾結中產生,每一段投資——不管是賺的,還是虧的,都伴隨著對失敗的恐懼。 讓你的投資目標和人生目標匹配起來,而不是讓投資影響你的生活,這才是你為自己度身定制的財富自由之路。 P.S. 最后向大家公布一下去年收到的保護費情況,畢竟這些錢都是大家給的,還是應報個帳。 我是從去年四月份開始保護費的,從金額上講,9個月一共收了一萬多。 其中5月份最高,收到2283.93元。除去4月份的半個月,最低的是8月份1200元,跟我一篇稿費差不多。但兩者不一樣,這是大家心甘情愿給的,一塊的價值抵十塊。 從筆數上看,6月份筆數最多,收到了330筆,平均兩個小時“咣當”一下。 單筆保護費在8塊多。其中11月最高,達到了14塊,因為來了個”豪客“,金條砸我一臉(金額我就不公布了,以免樹標桿之嫌,反正數學好的可以自己算)。 老讀者打賞的比例越來越高了。好的方面講,老讀者對我越來越愛了,壞的方面講,隊伍規模沒跟上。 感謝為以上數據增添一份力量的你,希望2018年,大家繼續支持我的創作。 最后就是本月的收錢二維碼。 因為微信不讓我看到轉錢的人是誰,所以,強烈建議你在轉賬留言中寫下你的微信昵稱。 需要說明的是,給多給少完全自愿,而且,給的人沒有任何特殊待遇,不給的人也不會把你拉黑,純粹是心意。 與“投資決策”相關的文章 人神 共奮 每周兩篇原創 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