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星”是指一個風水局中,水口處水流中突起的土石洲阜。 風水學中認為,羅星立于水口,能阻擋生旺之氣急流涌去,因而能聚氣凝穴。凡為佳城佳地,水流之中必有羅星,羅星存在與否,是判斷一個龍脈風水局好壞吉兇的重要標準之一。 羅星依其形狀,亦有真假禍福之分。端正清秀,尖圓方扁皆為正形,主高官榮貴;破碎枯焦,頑惡獰厲,則為兇象。 因此,徐善繼在《人子須知·砂法》中講到:“夫羅星者,水口關攔之中,有堆特起,或石或土,當于門戶之間,四面水繞者是也。羅星合法度,其內必有大富貴地。” 風水學中一般認為,羅星的風水作用不僅僅是加持在特定的陰陽風水局中,在一些依水而生的城市、村莊等所依托的河流中,羅星的風水作用會輻射整個城市,為整個城市鎖住“生氣”,使其更加興旺。這種情況多見于平原上的城市或者村莊,因平洋之地,水口無高山大嶺作捍門之柱,惟求去水繞曲,以水中有洲,增水流之回環重復者為貴。 因此《撼龍經》中提到:“關攔之山作水口,必有羅星在水間。大河之中有砥柱,江川之口生滟灝,大姑小姑彭蠡前,采石金山作門戶。……大關大鎖龍千里,定有羅星橫截氣,截住江河不許流,關住不知多少地。” 在我國江南,歷史上有在羅星上建閣立廟,修關圣祠,或文昌閣的習慣(如湖北省鄂州市的觀音閣、四川邛崍的回瀾塔等),以使神靈增其鎮鎖之功。 始建于宋代的鄂州觀音閣 “官星”亦稱官山,是指風水局中朝山背后逆拖的小山。(楊筠松《撼龍經》:“如何謂之官,朝山背后逆拖山。”、徐善繼《人子須知·砂法》:“官星者,龍虎橫抱穴外,背后有余勢拖向前去也。”) 風水學中認為,官星是真穴余氣所結,有無官星,是結穴聚氣與否的重要證佐(卜則巍《雪心賦》曰:“更看前官后鬼,方知結穴虛花”)。同時,龍(脈)之勢大且形貴者,官星亦必重,龍(脈)之貴氣輕小者,官星亦必輕小。 官星為大吉之象,有官星者主出官宦人家。劉基在《堪輿漫興》就曾提到:“此物(官星)出官最為速,兒孫當代謁明廷。” 但是官星雖吉,亦不宜太過高大以奪主勢,侵掠生氣,如果觀星昂首直去,則非結吉穴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