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又搞了一件 大事情! 不僅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了首映式,還請來了何尊、大克鼎、牛虎銅案、錯金銀銅版兆域圖等重量級國寶背后的大掌管,當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云南省博物館、河北博物院的掌門人們齊齊上陣,講述國寶們的前世今生時,現(xiàn)場的每一位嘉賓都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豐厚與浩瀚。 器物有魂魄 國寶有故事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院長陳亮:《如果國寶會說話》有一個海報的文案,我感覺很好,“何以為尊,我有中國”。 何尊在我們寶雞青銅器博物院7000多件青銅器里面,為最珍貴100件國寶之一,關(guān)鍵不是它的高顏值,更重要的是它里面有12行122個字的銘文,有關(guān)于“中國”一詞最早的記錄,同時它也記載了許多歷史事件,比如武王伐商、成王遷都洛邑等。 寶雞也有一個關(guān)于何尊的廣告詞,“何尊銘中國,寶雞鳴四海”。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館長陳亮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它是一個非常精美的西周青銅鼎,它的收藏故事非常跌宕起伏,出土地點是在陜西扶風,它也到過北京,回到陜西,后來到了左宗棠手里,再后來又到了清吏部侍郎潘祖蔭手中。 潘告老還鄉(xiāng),把大克鼎運回家鄉(xiāng)蘇州。抗戰(zhàn)時期,日本人也是幾次收藏,為了得到這個鼎,拿能裝滿這個鼎的金條跟后來捐贈它的老太太談條件。 老太太抗戰(zhàn)時躲到了上海的法租界,堅決沒有拿出來,保護下來了,50年代她主動捐給了國家。當時國家發(fā)給她獎狀和2000元獎金,她把2000塊獎金捐了飛機大炮,支援了抗美援朝。 上海博物館館長李峰 不看臉系列 其貌不揚卻大有來歷 ![]() 云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韋堅:牛虎銅案出土的時候碎成了30多塊碎片,修復專家把它一塊一塊地還原成這樣的一件國寶。 實際上在2000多年前的古滇國沒有文字,也沒有記錄,它想把這個語言告訴大家,它就用這樣的方式記錄下來,所以剛才我們看到兩個牛一頭虎,這個虎抓住牛的尾巴,它是把爪子伸進它的肛門而死的,這也是原始寫實藝術(shù)的一種手法。 實際上它并非是一個生活用品,而是一個祭祀品,一個古滇的重器,在構(gòu)思巧妙又虛實相生的狀態(tài)中,呈現(xiàn)了云南古滇文明的特色。 ![]() 云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韋堅 河北博物院院長羅向軍:在戰(zhàn)國中山國出土的墓里有非常精美的文物,包括四龍四鳳方案,作為國寶的銅版兆域圖其實非常孤獨。 它所在的墓,曾被反復偷盜,但那些盜墓賊當時都沒有看上它,把它遺留了下來。后來在很多的宣傳片中,很多的媒體人也都選擇了顏值更高的我們館的那些文物。 其實我們這件銅版兆域圖,它雖顏值不高,但是它內(nèi)涵同樣豐富,是我們中國建筑規(guī)劃界的鼻祖,它是最早的有比例尺的規(guī)劃圖。 ![]() 河北博物院院長羅向軍 ![]() 讓文物走出博物館 走進老百姓心中 ![]() 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基因,是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淵源,也是全人類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我們的先祖給我們留下眾多代表古代文明的文物,是今人與古人對話的有力證物,它有力證明了中華文明獨一無二的輝煌和博大精深。 通過電視這種最直接、受眾面最廣的傳媒,讓更多的人了解古代文物所蘊含的內(nèi)涵,對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養(yǎng)作用不可小視。 ![]() 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讓故宮的文物藏品更好地融入到公眾生活中,是故宮博物院一直在努力的目標,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和中央電視一起推出了《故宮》《故宮100》《我在故宮修文物》等多部有影響力的作品。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致力于以文物為基礎(chǔ),構(gòu)建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 這次故宮博物院選送了凌家灘玉器、先秦史古、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宋代孩兒枕等多件重要文物,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參加拍攝,努力將文物最美的一面呈現(xiàn)給廣大的觀眾,使更多的人了解故宮,認識國寶,也更加親近我們的歷史和文化。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