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醫(yī)生突發(fā)猝死時間越來越多,醫(yī)生是高強度的職業(yè),尤其是外科醫(yī)生,做一個手術有1小時、5小時、8小時……甚至20多個小時的時候。 據(jù)近期報道中,某醫(yī)院一名醫(yī)生在工作崗位上因突發(fā)心梗,搶救無效逝世。 很多身體健康的人都有5個特征,這些醫(yī)生都羨慕,看看現(xiàn)在的你有幾個? 特征一:吃得好吃得好,身體營養(yǎng)補充好,身體就會更好。吃得好,不是指吃很多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而是指營養(yǎng)搭配均衡。 當然吃得好的前提下,也要注意“吃法”: 1)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的少 俗話說“一個人若吃不下飯菜,那就要去吃藥了!” 2)吃飯八分飽,飯量剛剛好 俗話說“一個人一輩子吃多少食物是有數(shù)的,吃得多,走得早。” 3)細嚼慢咽,吸收好 正常人進食后,大約15分鐘左右會傳遞到大腦,大腦受到信號后會“傳遞”到嘴,提醒“吃飽了”。細嚼慢咽也會減輕腸胃的負擔,讓身體吸收更好。 特征二:睡得好睡得好,指睡得時間夠(成年人一般7-8小時);睡得深(沒有噩夢虛汗,睡得質量好)。 睡覺,是身體健康的第二個標志。睡得過多不是一件好事,睡眠時間長可能與疾病有關。 中國睡眠研究會指出,長期睡眠時間過長(超過10小時)的個體,其總體的死亡風險也要比一般人增加1.5至2倍。 最好是晚上11點之前睡覺,早上6-7點鐘起床。 特征三:排得爽排得爽,指排大便時不費力,排得干凈,沒有便秘、糖稀;排小便時痛快,不尿痛、尿不凈、尿頻等。 人每天進食,正常通過排大小便來排出毒素。 養(yǎng)成好的排便習慣,注意三點。 一,大便時要專心。 很多人喜歡上廁所時邊看報邊玩手機,但這種“一心二用”會分散注意力,降低肛門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也可能會導致便秘發(fā)生。 二,大便時,“好的姿勢”促進大便排出。 較好的“姿勢”是蹲著大便,這種姿勢會使肛門周圍肌肉放松,腹壓增大,利于排便。同時這種姿勢在肌肉放松情況下,直腸與肛管的角度會“變直”,更利于糞便排出。 三,有便意時,別憋著。 生活節(jié)奏快,很多人來不及上廁所,就“憋著”。長期忍便會導致“條件反射”消失,如此以來會導致便秘發(fā)生。 特征四:走得了走得了,指行走正常,說明身體四肢功能正常,沒有行走困難或不便。 國際衛(wèi)生組織將行走定義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表明,人體的各種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心肺的形成、人體骨骼、肌肉位置等方面最適合步行。 溫和健步行走,能延緩衰老。成年人堅持有規(guī)律的行走超過12周,會達到體態(tài)端正、腰圍變細的效果,且身體結實,不易疲勞。 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步行鍛煉6000步,養(yǎng)成一種規(guī)律性生活方式。 特征五:心態(tài)好心態(tài)好,指性格好,不愛生悶氣、發(fā)牢騷、抱怨等,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會積極面對,給身邊人帶來喜悅。 調查顯示,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90%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所謂“生氣乃百病之源”,不生氣就不會生病,少生病,不作死就不會死。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規(guī)定的健康標準有10條:
現(xiàn)代人中健康人占比約5%,亞健康人占比75%,疾病人占比20%,說明不能滿足以上特征的人居多,提高日常養(yǎng)生觀念越來越重要,尤其要重視人類“第一殺手”—— 心腦血管疾病。 最實用養(yǎng)生秘笈:一,養(yǎng)心,補充α-亞麻酸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α-亞麻酸是人體必須脂肪酸,需要從食物中攝入。α-亞麻酸在人體內可迅速轉變成EPA和DHA(EPA被稱為血管清道夫,DHA被稱為腦黃金),能夠促進血液內的脂肪轉運,將壞脂肪代謝出體外,能夠降低血脂,調節(jié)血壓,防止血管的硬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 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α-亞麻酸主要來源有蘇子油、胡麻仁油、核桃油等,尤其是蘇子油含α-亞麻酸豐富,約66%,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油"。 補充方法:每天直接食用5-10毫升蘇子油或胡麻仁油;也可將蘇子油與酸奶一起攪拌后食用;還可日常涼拌菜時放里。 二,養(yǎng)肝,戒酒、規(guī)律作息 俗話說,養(yǎng)肝就是養(yǎng)命,肝不好,未老先倒! 日常生活中常做的喝酒、熬夜,是最傷肝的兩件事。有關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酒精量達160克以上者,10年內酒精性脂肪肝發(fā)生率為92%。因此,護肝先從戒酒開始,除少量紅酒,白酒啤酒都不宜多飲。 經常熬夜既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影響了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 肝臟修復需在熟睡中進行。熬夜讓肝臟無法完成毒素的排泄,導致新鮮氣血無法生成,長此以往,已經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反而加劇惡化,對身體就會造成很大傷害。 三,養(yǎng)腎,正確喝水 “腎主水”正確喝水很關鍵。 健康喝水要知道三點: 1,清晨喝水,要大口喝,清理腸道,有助于排便。 2,白天喝水,要小口勤喝,最好放些護腎茶,比如蒲公英玉米須茶 蒲公英玉米須茶由蒲公英、玉米須、玫瑰花、玉竹配制而成。蒲公英被稱為“尿床草”,具有利尿消炎之功效。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蒲公英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促進肝臟和腎臟的活動,能改善腎臟引起的水腫,促進有害物質經腎臟排出,對腎炎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玉米須具歸腎、膀胱經,具有利尿利膽、降壓降糖作用,可輔助治療腎炎水腫、泌尿系統(tǒng)感染、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中對慢性腎炎功效主要表現(xiàn)在利尿、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玉竹在《大明本草》中記載,“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而玫瑰花具有中和調節(jié)之功效。 3,睡前喝水,對正常人來說,睡前1小時喝一杯溫水有助于稀釋血液,預防血液粘稠;對于身體有病理性腎病的人,遵醫(yī)囑服用藥物,晚上盡量少進水。 四,常推“長壽筋”,強筋健脾。 “長壽筋”指足陽明經,在小腿循行區(qū)域。 推法: 1、以掌根著力,接觸皮膚的面積盡量大。 2、推筋時力量向下,同時偏向里,就是向骨頭方向推。 3、速度不應過快,以3~4秒鐘從上至下推一遍為度,推到不痛不酸,放松后筋肉柔軟就很贊! 《黃帝內經》講“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胃強壯,則健康長壽,故常推長壽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