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周武王十年,武王在姜太公輔佐下向諸侯發布討紂檄文:“紂王罪孽深重,不可不滅。”最終,武王軍隊在牧野打敗了紂王軍隊。紂王知殷商大勢已去,鹿臺自焚。周武王向天下宣誓:“自己受天命管理天下。”各部落諸侯皆臣服于周。 周公攝政。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繼位,由弟弟周公攝政稱王。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蔡叔不服,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散布謠言,說周公要謀害成王。他們聯合一些部落發起復國戰役。周公決定消滅叛賊,揮師征討,平定天下。 建都洛邑。經過平叛,周公意識到周朝都城鎬(音:浩)京不便于管理東部各國勢力。于是,周公在洛邑設立新都,鎬京是都城稱為“宗周“,洛邑為東都則稱”成周“。他在洛邑,駐守軍隊八師,史稱“成周八師”。 昭王南巡。南方楚國日漸強大,第四代周天子昭王作為天下共主難容其繼續發展,多次南征勝利。相傳,周王朝勝利得到了很多好處,卻被楚國人民憎恨。昭王第六次南征,當地居民送給他一座膠粘起來的大船。昭王得意的登上船,指揮作戰。結果,船在河中央裂開,周昭王被淹死了,周朝軍隊大敗。周王氣勢至此開始衰落。 穆王探險。第五代周天子穆王僥幸打敗了當時拒絕進貢的犬戎后,開始日行千里,遍及天涯的探險。據說,他一路西行,足跡踏至昆侖山受到了西王母的接待。后世有《穆天子傳》流傳。 國人暴動。第九代周天子周厲王是個暴君,獨斷專行,十分貪婪。他把山林河湖都歸自己所有,禁止平民去這些地方謀生。他派巫師監視國民,誰說他壞話就殺誰。國人終于忍不了,一起暴動趕走了周厲王,由周公的后代管理政務。國人暴動后,周朝14年沒有設王。 宣王中興。周厲王死后,大臣們擁立他的兒子繼位,就是周宣王。周宣王吸取厲王教訓采取很多措施,并且善待民眾。周朝經濟得到發展后,他領軍經過苦戰征服了不服從的荊蠻、東夷部落。周朝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聲望,史稱“宣王中興“。 烽火戲諸侯。周宣王晚年過度用兵,使得國力陷入衰落。他的兒子周幽王又不成器,繼位后每天只顧寵幸褒姒(音:包似)。他為了博得褒姒一笑,點燃烽火臺調戲諸侯,讓諸侯以為外族入侵。結果美人笑了,他卻失去了諸侯信任。終于,犬戎看準機會攻破鎬京,在驪山殺死了周幽王。 西周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771年,大概兩百七十五年歷史,充滿了傳奇色彩。最后,亡于美人一笑,可嘆,可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