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提出問題我們回答。學習書法,一定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 我是千千千里馬,研究書法是我的愛好。我們一起談談學習書法筆畫的“轉折”用筆。 書法用筆,不是只有轉折的時候會出現“偏側”而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出現這個問題。 那么,我們怎么糾正這個問題呢?傳統的說法是“中鋒用筆”、“按提”(注意:董其昌說的是“提按”。為什么我們要改成“按提”?因為寫字一定是先按后提,都沒有下筆【按】,你怎么提?)這些說法肯定沒有問題,按照這些做法肯定沒有問題。 但是,我們一些沒有老師指導或者初學的朋友是不會理解的。甚至,我們一些老師,也不一定會說的很清楚。因為,什么叫“中鋒用筆”、怎樣“按提”?我們的書法理論家的研究解釋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現在我們就說說“中鋒用筆”有什么效果。 非常明顯,那就是筆畫比如“橫畫”的上下輪廓線線條非常光滑。如果不是中鋒用筆,那么都不能保證筆畫輪廓線的光滑。 所以,無論你寫出來的筆畫是正方形,還是三角形,中鋒用筆寫出來的永遠能夠保證輪廓線的光滑。希望多練習熟悉一下這樣的體驗。 那么,如果不是中鋒用筆呢?就會出現或者(以橫畫為例)上面光滑,或者下面光滑,總之,非常不平衡,也不穩。 中鋒用筆是不是很難?絕對不是,根本沒有那樣神秘,只是我們在實踐中容易犯“運算失誤”罷了。 心理學中有一個詞“運算失誤”,說的就是,明明我知道我懂,結果總是搞錯的一種常見的現象。 這是完全可以糾正的,所以,學習“中鋒用筆”也沒有那樣神秘。 古人有的說用筆要非常垂直,有的說用筆要搖來擺去。實際都是為了適應個人的用筆,但是,都是為了讓中鋒不要跑偏了。
好,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寫字是一個筆畫一個筆畫寫的。那么,每一個筆畫,我們把它分解一下,都是由“起筆、行筆、收筆”三個環節組成的。 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的任務。一般來說,起筆要重按,然后“提筆”進入行筆,行筆環節變化比較多,要注意你學習的具體字帖如何變化行筆而定。行筆到“止”,也就是筆畫長短的結束點,我們叫收筆處。如果需要轉折,那么就要在收筆處“提筆”然后按筆,繼續完成下一筆。 如果該提筆的時候,筆提不起來,肯定影響完成轉折,因為筆尖還沒有改變原來行進的方向,所以提筆,就像剎車一樣,控制了用筆的行進。這個環節非常重要。許多寫草書的,收筆無度,叫做“剎不住筆”。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很注意收筆處的提按,那是他對用筆的深刻把握。所以,董其昌介紹自己的書法秘訣時說,一切都在提按。 所以,轉折筆畫的時候,提筆就非常重要。 那么,有人說,轉折出現偏側是執筆不正對不對?也是對的。但是,最主要的是按自己的習慣,只要行筆是中鋒行筆,那么,執筆的偏正都不影響寫字的效果。 可以通過集中練習這個動作,相信很容易克服你的用筆困惑。 學習書法,一定要注意我們說的起筆、行筆、收筆的環節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