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看了不少寫作教材,做了些筆記,似乎太過冗雜,理理思緒,整理了一些我認可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史蒂芬 金《寫作這回事》 問:寫作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答:寫作對我來說好比一種信念堅持行動,是面對絕望挑釁的反抗,寫作不是人生,但是重返人生的路徑。 問:你的寫作順序是什么,從人物開始,還是其他的? 答:骨架既定,情節細部描寫對白等等就會像肌肉一樣附著上去,直到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寫完后我會擱置六個星期再修改。 問:對寫作需要天分這事你怎么看? 答:作家金字塔最底層是是壞作家,身后拖著長長的一串跳跳噠噠的副詞,修飾語,木木呆呆的人物形象,丟人的被動語態結構,他們有些也能靠這些東西在加勒比海邊買上大房子。再上一層是合格作家,能使用詞匯語法主動語態,擁有勇氣和堅定心志的作者,磨礪得多了,用心加上時間,他們會成為真正的好作家,好作家之上的是莎士比亞,列夫托爾斯泰,葉芝等大師。壞作家無法成為好作家,好作家也無法成為偉大的作家。 問:你曾說過堅持寫作的基本要素,寫作會越來越容易,成功也更快一些,你所認為的基本要素是哪些? 答:語法里邊主謂結構的主動語態,不要用“尸體被從廚房搬到客廳”這樣的句子,把尸體放在主語上,哈哈。沒自信的作者喜歡用被動語態,覺得“會議將于七點半被舉行”這樣的說法穩重權威,“會議定在七點半”上帝,順耳多了。 使用你想到的第一詞匯,生動合適就行,別用“酬勞”代替小費,寫作需要真誠,俗話說騙子會發達,但在寫作的叢林世界里必須真實地從字到段,不能說謊,否則世界會坍塌,書會廢掉。(抄襲會讓你死的很慘) 架構,故事背景要清晰,小說在我看來由三個部分構成一個是敘事:把故事從a點推向b點,最終到達z點結束。描寫,為讀者描寫出身臨其境的感覺,讀者才愿意讀下去。對話:通過具體語言賦予人物生命力。 情節構思和謊話一樣需要被避免,故事是挖掘出來的,構思情節是大錘子,經常使用化石挖掘出來也砸碎了。我將人物放入一個困境之內,不是去幫助他們脫身或操縱他們的命運,而是觀看他們發生的事情然后把它們誠實的記錄下來,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結局,這是好事。 描述需要大量的閱讀才能夠提高自己的水平,經常有文章大量描寫人物的穿著外貌,這會削減代入感?!埃ㄈ宋锩┦且粋€被排擠的女高中生,沉默寡言,不修邊幅,穿衣打扮簡直像個時尚犧牲品?!苯o讀者留下想象空間更為好,描寫不能侵占讀者的想象,這和大量留白不同。 容易的書和難的書有很多區別,容易的書里有很多小段落,長度可能只有一兩個詞中空透氣,難的書充滿觀念,陳述和描寫,壯碩緊湊。 問:對想成為寫書人的人有什么建議? 答:多讀多寫。閱讀在一個作家的生活中是創作的核心,閱讀某些主題的文字,零碎時間讀工具書。在寫作時,我會連續不斷寫下去,只要一天不寫人物就會在我腦子里變形,他們開始變得像小說人物而不是真人,故事刀鋒開始生銹,寫作變得像工作,這對多數作家來說是死神之吻。 問:遇到障礙你是怎么做的? 答:寫完故事之后應該去想它意味著什么,從主題到故事幾乎沒有什么好結果,大多數是先想故事再有主題。關起門來寫第一稿,然后把主題用在第二第三稿的修改上。隔六個星期再改不會輕易濫砍章節,也能發現可容卡車通過的漏洞這是最佳的審視位置。 問:刪改原則? 答:第二稿是為了剩下骨架,把不需要的字都去掉,初稿-10% |
|
來自: 冬天惠鈴 > 《A02小說創作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