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謙墓碑


石面已漫漶過甚

孔君墓碑


中間一行尚存精神

石下清人題記

禮器碑


只有首幾行的碑字尚留原貌多些

后來剜挖情況十分明顯

常年捶拓,整碑中部已呈微凹陷狀,禮器本以瘦勁變化稱著于世,近拓本筆劃已在似斷非斷間,觀原石筆劃更細(xì),字尚可辨,筆意已無可琢磨

下部

碑側(cè)

由于陳展方式是單向的,碑陰無法得見
孔宙碑,好高大的碑制


碑額

在曲阜諸漢碑中,孔宙聲名雖遜于禮器、乙瑛、史晨,然以原石論,現(xiàn)在孔宙氣韻保存的卻最多。除字筆劃增損和石花外,古意瑩然,值得膜拜。


局部,這幾個字的高度就足以令人仰視

如今的“訓(xùn)”字

如今的“高”字

兩城山畫像石食堂題記

如同前兩件畫像石題記,此刻原石也在孔廟,這里展出的是復(fù)制品

局部

古人將來生照顧得真是妥帖,吃喝住用一應(yīng)俱全。
山東訪碑原石展:曲阜漢魏碑刻博物館(四)
史晨碑


漢碑中最虔敬端莊的一品,毫無火氣,為習(xí)隸之最佳入門。

局部


下部
此碑莫名倒置,后碑在外前碑于內(nèi),蓋工匠不分前后所致。由于單向的陳展方式,無法得見前碑真顏,惜哉!
孔彪墓碑


碑額
如孔彪這般小字于漢碑之中是極別致的存在。

熹平殘碑

殘存碑字
局部

題記
孔褒碑


碑額
全碑石面多剝損

唯下部較完整

魯相謁孔廟殘碑


字僅存此一片

?山東訪碑原石展:曲阜漢魏碑刻博物館(五)
?
?
竹葉碑


上部

下部

以石紋名碑在漢碑中是極罕見的,所以“竹葉”不能不看

歸德橋碑

準(zhǔn)確的說,這是一塊“漢石”而非漢碑,字為后人所寫

陶洛殘碑

能得漢碑一字亦可寶


石面如魚子,漢碑中頗有與此相似者

魏魯孔子廟碑,即孔羨碑

碑額

碑面已算保存相當(dāng)好

局部,魏隸之方整與漢隸又不同,在同一間碑室中一路觀來,兩漢至魏晉南北朝的書風(fēng)演變可了然于胸

再推近

北魏賈思伯碑

碑額

碑面漫漶黯啞,再加拓墨浸滲,已難辨字

(待續(xù))
?山東訪碑原石展:曲阜漢魏碑刻博物館(六)
?
張猛龍碑,可算北魏第一名碑


碑額

碑陽

局部

再推近

東魏 李仲璇修孔子廟碑

碑額

碑陽

局部

周府君碑額殘石

北齊 夫子廟碑

碑額

碑陽

局部

隋 陳叔毅修孔子廟碑

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