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星期就正式放假過年了,你手中的方向盤是不是已經饑餓難耐了?為了讓大家有個更加舒心的旅程,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將會整理一些高速用車的技巧,包括節前汽車整備、高速開車技巧、高速應急技巧、細小故障的自我排查等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天是我們《春節用車特輯》的第一期,我們就來講講汽車在節前都需要做哪些檢查。 出發前我們最好把油加滿,別以為現在油站這么多,哪里都能加。春運就是一場人類大遷徙,高速塞車是十有八九的事情,特別是服務區,肯定都是爆滿的,你別想著可以輕松在服務區加到油。所以出發前要加滿油,堵車的時候也不用慌。 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比較偏僻,擔心加不到高品質的燃油,那最好備上一兩瓶燃油寶,加油的時候添加,這樣起碼對油路的清潔會好很多。 機油是發動機的血液,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你是剛做的保養,那可以忽略這個步驟,否則出發前循例還是要檢查一下機油的。 檢查方法也簡單。打開機艙,拔出機油尺,用紙巾擦干凈,然后插回去,再拔出來,把機油尺放平,觀察機油量和機油品質。 機油尺上有機油量的上限和下限標度,機油量在兩個標度中間位置是最好的。如果發現機油量偏少,可以適當添加到正常值。如果知道自己的車有輕微燒機油現象,最好在后備箱也備一瓶半瓶機油。 剎車系統我們一般重點檢查的部位是剎車片和剎車盤。 雖然剎車好壞和個人的開車習慣有很大關系,但大體還是有一個范圍參考的。我們一般認為每五萬公里更換一次剎車片,每更換兩次剎車片就更換一次剎車盤。 至于我們常說的從剎車片厚度是多少毫米,剎車盤是多少毫米去判斷,這對一般車主來說還是比較難的。我們可以從主觀感受去判斷剎車狀態好壞。 比如說,你發現剎車變得軟綿綿的,行程變長了,每次剎車都有尖銳的金屬異響,那不用問了,多數是要更換剎車片了。 雨刮水可能會被很多人忽略,很多車主可能覺得用純凈水代替就可以,酷哥不建議這么做。因為雨刮水要求有一定的清潔能力,關鍵時刻要除油膜、鳥糞、蟲膠等等,這些都是純凈水沒辦法做到的。 高速長途駕駛時,玻璃的干凈清爽對行車安全尤為重要。如果碰到一些泥濘路段,被別人的車濺了前風擋一身的泥漿,這時候就知道玻璃水的重要性了。所以,出發前,建議把玻璃水加滿。 如果平時用車中發現前擋風玻璃油膜嚴重,最好做一次除油膜,車主自己DIY除油膜也是比較簡單的,網上也有相應的產品。 ![]() 冷卻液是發動機除了機油以外最重要的油液,添加口也在機艙內比較醒目的位置。 ![]() 冷卻液壺上同樣標有最大和最小刻度,當發現冷卻液不足時,要及時添加,但前提是要在發動機冷卻情況下添加,否則容易燙傷。當在外面發現冷卻泄露,又找不到維修店時,可以使用純凈水應急。 ![]() 輪胎是最容易檢查也是最影響駕駛安全的一個零件。 檢查輪胎,我們著重檢查一下胎壓是否正常,一般在車門的銘牌上都會標有胎壓參考值。嚴格的廠家甚至會標明滿載和空載都有不同的胎壓。 然后我們要檢查輪胎的磨損情況,看看是否已經到了磨損極限。輪胎的胎紋里都有一個小方塊標明磨損極限的。 ![]() 另外我們還要檢查輪胎有沒有損傷。比如胎壁鼓起、輪胎有割痕、裂紋,這些不正常的損傷都是致命的,需要及時更換輪胎。 ![]() ![]() 關于輪胎的檢查、維護和如何更換備胎,酷哥有一篇很詳細的文章介紹,大家可以點擊查看。《不注意輪胎檢查將釀成大禍!》 ![]() 減震器的檢查,我們主要看看有沒有漏油故障。 ![]() 如果發現減震器油膩膩的,說明已經漏油了,是時候更換了。 ![]() 開車外出,燈光正常與否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檢查轉向燈、遠近光燈、剎車燈等等這些是否正常。特別是跨省駕車的朋友,難免需要日夜兼程,燈光的亮度是否足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 行車記錄儀除了可以預防碰瓷,幫助事故責任判定,還可以拍下沿途的風景和趣聞軼事(雖然像素有點低),所以酷哥認為行車記錄儀一定要安裝。 ![]() 出發前最好檢查一下記錄儀的內存卡內存是否足夠,建議重新格式化一下內存卡;重點檢查一下電源是否插上,不要等到需要調取視頻的時候才發現沒插電源。 ![]() 1、出發前檢查好前擋風上的交強險標志、環保標志、年檢標志。帶好身份證、駕駛證、行駛本、保險單、滅火器、備用車鑰匙等,以備不時之需。 2、高速上車輛發生故障時,盡快把車停在應急車道上并在后方150米設置好三角牌,到應急車道護欄外等待救援。 3、發生輕微事故時,拍下事故現場多角度照片、雙方駕駛證、行車證,然后把車挪到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的地方,然后報警、報保險。 4、后排乘客建議也要系好安全帶,有小孩出行的還要給小孩準備安全座椅。 5、車上要備點干糧、飲用水,塞車的時候你才能笑看風起云涌;當然一家老小的話,暈車藥,腸胃藥也要備一備。如果是跨省旅行,最好備一張汽車空調被,應對不同的天氣。 6、盡量錯峰出行,遵守交規,文明駕駛;不要疲勞駕駛,每3個小時休息20分鐘是很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