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 女性45 歲 工人 門診病歷
1993年7月23日初診
主訴 高血壓18年,頭暈2月
患者1975年發現高血壓,經常頭暈頭痛,為正規服降壓西藥治療,血壓一般波動19。9-22。6/11。9-13。3KPA。1988年因高血壓導致右眼底出血,兩月后吸收,。1991年始尿蛋白(++)——(+++)。內科疑為高血壓腎臟損害,近兩月持續頭暈頭痛,心慌不能自主。口服心痛定10MG,每日三次,今查高血壓19。5/13。3KPA
現癥頭暈 頭痛,燥熱心煩,失眠多夢,心慌不能自主,口咽干燥,腰膝酸軟,下肢水腫,大便偏干,舌淡苔白,脈細玄。
辨證立法,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心血不足,治宜滋陰潛陽,養心安神。方用杞菊地黃丸合生脈散加減。
處方 枸杞10 菊花10
治療經過服藥14劑,頭暈頭痛均減,入睡好轉,心慌燥熱消失。 8月5日查尿蛋白(+),血壓17。3/12KPA。仍訴兩顳頭痛,下肢腫脹,舌淡暗,脈玄細,遵效不更方之意,守方去參麥柏加黃芩10 黃連5 川斷15 牛膝10 再服14劑諸證均愈,血壓穩定在17。3/10。6KPA,尿蛋白(——),以上方加減再服一月,病情穩定,乃將原方加益母草,白矛根,鉤藤等配置蜜丸,每丸10克,每飯后服一丸。1994年1月隨診,血壓17。6/10。6KPA。未再反復。
按語祝師治療高血壓病一般分虛實兩種類型辨證,實癥多屬肝火上炎或肝火上亢,因肝郁氣滯,氣郁化火,上沖顛頂或肝陽化風,上擾清空,治宜苦寒直折,重鎮熄風,如龍膽瀉肝湯,鎮肝熄風湯。天麻鉤藤飲等。虛癥多屬肝腎陰虛,心腎不交,陰陽兩虛,或氣虛血淤,宜隨證治之。本案高血壓日久,肝腎陰虛,陰不涵陽,虛陽上亢則頭暈頭痛,心腎不交,虛火擾心則失眠多夢,燥熱心煩,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則心慌不能自主,腎腑不充,水液失布則腰膝酸軟,下肢水腫,祝師治以杞菊地黃湯為主,滋腎即可平肝,養陰即能潛陽,生脈散加丹參黃芩黃連可交通心腎,清熱除煩,生黃芪,益母草,白毛根利水消腫,除尿中蛋白,夏枯草牛膝桑寄生平肝瀉火,補腎降壓,共湊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