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滿族民居很有特點,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坐在地面上,今天咱們先挑最有特點的萬字炕瞅瞅,圖為口袋房。 口袋房即3間房多在最東面一間南側開門或5間的在東起第二間開門。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稱做'口袋房'。從圖上看萬字炕的分布,更清楚。 上屋的南、西、北三面筑有“∏”字型大炕,叫作“萬字炕”,民間也稱為“拐彎炕”或“轉圈炕”。一屋三面都是炕,通常不設板凳,地上空間小,所以進屋就上炕。 滿族以西為尊,以南為大,所以西炕一般用來供奉祖先神靈,南炕溫暖向陽,給長者坐臥,有賓來,也讓到南炕,以示尊重。 小孩婦女玩耍在北炕。圖中有個吊起來的悠車子,滿族特色育兒工具,后流傳整個東北,有的掛在房梁,有的掛天棚上。 70、80后的東北人小時候應該都睡過這種悠車,長大一點再往里爬大人就不讓了,天棚承重量有限,摔下來就是大事故。 這是宮殿里的萬字炕,因為空曠,還會使用火墻供暖,將宮殿的墻壁砌成空心的“夾墻”,連通地磚下的火道,也稱“地炕”,燒火取暖。 冬天寒冷,把轉圈炕和火墻子全部燒熱,就暖和了,火炕不僅作寢臥用,很多活動都在炕上進行,放上炕桌吃飯,打牌,孩子們歘(chua三聲)嘎拉哈等娛樂。 滿族無論達官顯貴還是普通百姓都用萬字炕和口袋房,只是規模和豪華程度上有差別。 有地下火道的房間也叫“暖閣”,故宮博物院坤寧宮的東暖閣就是這種結構的典型代表。 普通民居的轉圈炕,這個是半截炕,有的人家三面炕直接頂著墻。現在保留下來的不多了,有一些民俗館里還有,或者偏一點的老人家有。 這個大炕看著敦實有質感,是民居轉圈炕的精品,品相完好,木頭炕沿兒已被盤得油光锃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