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全球信息通信產業又一次面臨重大技術突破、產業升級的發展機遇,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一代技術日益成熟,產業化進程加速。 通過對全球信息通信行業重點智庫技術發展預測的跟蹤,我們遴選出2018年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重點領域,包括:通信及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制造技術和融合技術共5大類,20個技術領域,如: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自動駕駛、5G、無人機等。 最受關注的熱點技術產業有哪些? 這20個技術領域發展階段不盡相同,如:量子計算、可見光通信仍處于技術研究起步階段,如5G、無人駕駛汽車處于產業化應用前期,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處于產業化初步應用階段。 20大技術領域所處階段不同,產業關注熱度相差較大。根據中國信通院ICT產業監測平臺的統計,以媒體報道頻度為指標衡量某項技術的產業關注程度。研究發現: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是獲得產業關注度最高的三大領域;可見光通信、能源存儲和納米技術則產業關注度相對較低,并未引起很大的市場關注。 熱點技術具有哪些創新特征? 為衡量熱點技術研究的發展特征、創新能力,分別利用熱點技術領域的學術研究報告數據和專利發明數據來衡量技術領域的發展特征和趨勢變化。 1 熱點領域學術研究趨勢 一項技術學術研究的變化能夠預示該項技術的未來發展,通過谷歌學術數據搜索研究20大熱點技術能夠發現,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能源存儲、無人駕駛共5大領域匯聚較大的學術研究熱情,而可見光通信、安全與隱私、電子競技、邊緣計算等領域的研究數量相對較低。 從學術研究熱度增速方面,區塊鏈、金融科技(Fintech)、邊緣計算、3D打印,四大領域的增速較高,尤其是區塊鏈、金融科技和邊緣計算三個領域,且2015年后呈現加速趨勢。 我國在20大熱點技術領域的學術研究方面增速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在區塊鏈、3D打印、大數據、邊緣計算、互聯網金融五大領域,我國科研學術研究增速仍然高于全球水平。 2 熱點領域專利數量走勢 專利申請數量代表著某一技術或產業領域的創新度。通過WIPO公布的2012至2015年20個熱點技術領域全球專利申請數量發現,20大技術領域所受關注度也有較大差別。全球范圍內,機器人、人工智能、5G、物聯網是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幾個領域。機器人技術相關專利占到20個熱點技術領域總專利數量的23%,人工智能占16%,5G和物聯網分別占10%。我國研究人員在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三個領域專利申請量最大。 在專利增速方面,區塊鏈、3D打印、無人機、大數據等4個領域增長顯著高于其他領域;尤其是區塊鏈技術,自2015年后區塊鏈相關專利增速超過200%,成為增長最為快速的領域。此外,無人機、可見光通信、邊緣計算、生物識別、3D打印、物聯網、無人駕駛和大數據也是專利申請快速增長的領域。與國際相比,我國在可見光通信、大數據領域專利申請增速仍低于國際其他國家;但在區塊鏈、3D打印、互聯網金融方面遠高于國際其他國家。 熱點技術發展的四大亮點 通過對20大熱點技術領域的產業關注度和技術創新度進行分析可以發現20大技術領域具有以下幾個亮點。
此外,其他熱點技術領域的產業創新度與技術創新度還相對較低,目前并未像上述幾項技術一樣引起極大的產業影響力。但有部分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增長很快,同樣值得關注。例如:可見光通信、邊緣計算、生物識別、3D打印、虛擬現實等。 其他熱點技術并非不值得關注,只是目前相對而言關注度和創新度得分較低,處于發展初期階段。例如量子計算技術,被認為有望突破當前的計算瓶頸,遠超當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當前量子計算機的研究獲得美國政府、軍方和私營機構的極大關注,IBM、谷歌都在研制量子計算機,2017年11月IBM宣稱已研制出具有50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 (作者就職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編輯:劉培鈺 校對:梁 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