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陰陽消長 周易六十四卦中陰陽爻的此消彼長,體現自然氣候中陰陽二氣的變化。如果把它們按順序排列出來,進行觀察,可以看出日出日落或一月圓缺的變化過程。 復卦代表陽氣初生的十一月或子時;臨卦代表十二月或丑時;坤卦代表十月或亥時……這是它們各自以陰陽爻的形式,體現時間此消彼長的變化體現。 陰陽消長,指的是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陰陽雙方。世界上的事物并非靜止不變,萬事萬物在發展的變化狀態中,都處于陰陽消長。 這是易經所闡發的道理。 易經的陰陽消長表現對立,體現動靜;表現依存,體現微著。 世界上的事物,有對立,對立呈現事物的兩極。 宇宙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里的兩面。它們之間是既相互對立斗爭又相互滋生依存的關系,這既是物質世界的一般規律,也是眾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更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
天地、日月、雷電、風雨、四時、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剛柔、動靜、顯斂,萬事萬物,莫不分陰陽。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百骸。經絡、骨肉、腹背、五臟、六腑,乃至七損八益,一身之內,莫不合陰陽之理。這一理論建立至今凡兩三千年,仍在為人們描述萬象。 陰陽相合,自有和諧新天地。此乃三。新天地中生萬物。萬物又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氣生萬物,萬物又融合于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這是后人根據周易陰陽爻卦的變化狀態,進一步衍生的理論,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大根基。 道,即為無。一為太極,是氣的表現,太極體現宇宙混蒙中氣的運行。氣分陰陽,陰陽二氣。此乃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出自《系辭》上傳的第十一章,原文為:“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span>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 周易中的“兩儀”,在歷代易學家的理論中,說法復雜??傆嬘衅哒f:一說為陰陽,一說為天地,一說為奇偶,一說為剛柔,一說為玄黃,一說為乾坤,一說為春秋。但通常是指陰陽。 對于四象,其普遍的說法更多,是將上天二十八星宿按天區劃為四組,喻龍、虎、雀、龜而命名。如少陽、太陽、少陰、老陰;東、南、西、北;春、夏、秋、冬;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 四象在古代中國中另一個主要表現就在于軍事上,在戰國時期,行軍布陣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周易是講人與自然之間互動的關系大法。 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盈虛消息,皆通于天地,應于物類。 周易,在周文王為自己未來的超前的籌謀預測中出現,將伏羲氏易經八卦的卜筮功能闡發到預測使用和人生的智謀與智慧,這是文王周易的歷史性貢獻。 周易與陰陽消長知識根據張成老師微信公眾號(大成之道國學)內容整理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