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究竟有多惡?這問題問的要害之處在一個“多”字,試著從另一角度作答: 首先:最難捉摸的是人心!有句話說“摸摸自己的良心”,言外之意,我們連自己的心也未必捉摸透徹。于是就有了“將心比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心相印”“人心似海深”等等不同用意的詞匯,可見心是多么地讓人費解!因其難捉摸,想知其有多惡,亦非易事。 其次: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可見心發怒了,惡也就生了!從來就沒有沒來由的善或惡,所以說“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惡”只是先哲們尋究善惡之源的片面之詞,都不全面!人心為什么會發怒呢?明知道“怒傷心”,為什么卻控制不了呢?與個人的性情有關,也與外界的因素有關。一個剛初生的孩子,無論其父母多善多惡,生下來交給大善之人,其多為善;反之,多成惡人。可見,人皆有善惡,人之善惡,與所處的人或事不無關系。人心向善,一定是我們最美的愿望。懲惡揚善,一定是我們規范人類道德的手段。 最后,用武俠巨匠金庸先生名著《天龍八部》中四大惡人的名號,來描述人會有多惡。第一大惡人“惡貫滿盈”,第二惡人“無惡不作”,第三大惡人“兇神惡煞”,第四大惡人“窮兇極惡”。這四個成語描繪的惡,夠形象生動吧?其實,讀過金先生作品的人都知道,四大惡人都是經歷過種種劫難而無人相救相勸,自己的心沒能忍下,才為惡的。 心字頭上一把刀,善惡一瞬間!愿人人從善如流,愿世上充滿愛! |
|
來自: 果果w65k9gp8te >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