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構圖 中心構圖:中心構圖是將主體放置在畫面中心進行構圖。這種構圖方式的最大優點就在于主體突出、明確,而且畫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 畫面的中心,往往也是視線的第一落腳點。把最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主體放在中心位置,既符合視覺原理又滿足心理預期。一是主體突出,一目了然;二是抓拍方便——中心構圖能避免出現主體“動一下就飛出畫面了”的尷尬,確保你不會錯過那些決定性的瞬間。此外,中心構圖具有最佳的畫面平衡性,最為“穩定”,十分適合拍攝建筑、靜物等題材。 尤其是當主體比重較大,而畫面中缺乏其他景物時,主體的偏移會造成強烈的失衡感,最好采取中心構圖。 同時,中心構圖也最適合表現物體的對稱性,常與對稱構圖聯合使用——將物體的對稱中心放在畫面中心。 二、三分法構圖 三分法構圖又稱作,井字構圖,九宮格構圖,黃金分割構圖,橫豎各兩條直線以“井”字型排布,將畫面分為九等分,“井”字型的四個交叉點是畫面最吸引人之處,應將主體布在交叉點上。這就是三分法構圖的基本原則。 這種構圖法堪稱是基礎中的基礎,任何人剛接觸攝影構圖時,都會接觸到它;它的應用又是如此廣泛,適用于大多數拍攝場景。 由于三分法構圖實在是過于常見,以至于不少相機、手機都會自帶三分構圖法參考線: 三、對稱構圖 對稱式構圖是一種圖表形式,具有平衡、穩定、相呼應的特點。有動態對稱,靜止對稱。 對稱式構圖具有平衡、穩定、相呼應的特點。缺點:呆板、缺少變化。常用于表現對稱的物體、建筑、特殊風格的物體。 左右對稱,適用于道路、建筑攝影。 上下對稱,適用于反射、倒影等情況。 或許由于人體本身是對稱的,對稱總是讓人看著比較順眼、舒服,自然也比較美。而對稱構圖能最大限度地強調畫面的對稱之美。 對稱構圖常與中心構圖聯合使用,將對稱軸放在對稱中心上,使整個畫面形成對稱,最大限度發揮對稱的美感。 這一構圖法的效果很顯著,但限制也同樣十分巨大:景物本身得具有對稱性…… 而在大自然中,除了極為平靜的水面倒影,很難找到真正完全對稱的景物,所以這一題材更多地被用于建筑攝影當中。 四、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又叫斜線構圖,主體沿畫面對角線方向排布或呈現出一種延伸的趨勢。 這種構圖有兩大特性:畫面體現出強烈的動感,有種莫名地“掠過你面前”的趕腳; 此外,對角線是畫框中最長的直線,沿對角線展布主體,使主體自然地填充整個畫面,畫面舒展而飽滿,視覺效果更好。 這兩大特性可以應用在人像攝影中:干凈背景的豎幅大頭照或半身特寫,很適合玩對角線構圖,略微傾斜的主體給人一種活潑靈動的感覺; 但如果背景不夠干凈,尤其是存在強烈而明顯的水平線(如地面、水面)或豎直線(如墻壁,柱子)時,強行傾斜畫面會適得其反。 五、框架式構圖 框中框不一定是人工的拱形建筑或者窗戶,就是有效利用了樹干作為非完全封閉的Frame,帶給人一種立體感。 框架式構圖,指利用前景物體形成框架產生遮擋感,使人更注意框內景象的構圖方法。 前景景物需要與主體具有一定的區分度,如顏色對比,明暗對比,清晰-模糊對比等,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主體”,從而達到無視前景,聚焦主體的效果。 六、引導線構圖。 在構圖中尋找對角線或者放射線,讓畫面更具動感。 這種引導也可以用于創造、增強縱深感,將觀眾的視線從前景處“吸”向畫面縱深處。 可以通過使用多組引導線,或使用匯聚線,來強化這種“吸睛”效果。 引導線不一定是具體的有型的線,但凡是有明顯方向或延伸趨勢的物體,都可以稱為引導線。如人的目光,大片延伸的相同顏色和陰影等。 ![]() 當畫面中出現清晰的線條時,十分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有經驗的攝影師會在構圖時利用這一點,對觀眾的視線加以引導。 這種對視線的引導,可以是平面的,誘導觀眾視線從畫面的一個角,蜿蜒引導向另一個角,“走”過畫面更多的部分; ![]()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