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物語 【金錢教育3·工資的秘密】 為什么你的薪資一直不上不下? 揭開職場薪資的十大秘密。 壹 陷阱:工資是職場最大的陷阱 實質:工資不是年薪不是月薪,而是時薪 朋友江海,原在國企上班, 工作輕松,月薪1萬左右。 由于不甘平庸,去年辭職, 跳槽到了一家房企, 月薪從1萬變成2萬, 他高興得屁顛屁顛的。 可沒高興到三個月, 他就有了一肚子抱怨: '天天加班,沒有周末, 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以前一天工作6小時, 現在一天工作18小時, 后悔跳槽,我要瘋了。' 很多人跟江海一樣, 找工作時只看重年薪月薪。 其實這種想法早已過時, 人力資源專家說:工資不是年薪不是月薪,而是時薪。 江海現在月薪是2萬, 每月上班30天,每天18小時, 那時薪就是:37元。 江海以前月薪是1萬, 每月上班22天,每天6小時, 那時薪就是:76元。 也就是說,他以前時薪是現在的兩倍, 這還不算高強度工作可能引發的病患。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一個薪資秘密: 年薪和月薪都是相當有欺騙性的東西, 其實你更該看重的是時薪。 你爭分奪秒地計算工資, 卻很少計算空白時間, 你拿到了高月薪和高年薪, 但可能失去了休息和娛樂。 貳 陷阱:第一份工作,不要在乎工資 實質:第一份工作會影響你一生的收入 每每一到大學生畢業季, 很多專家就會跳出來說: “第一份工作,不要在乎工資。” 為什么呢? 專家們又苦口婆心地說: “錢當然是很重要的, 但不應該是你考慮的第一位。 對于職場新人來說, 以后加薪的機會多的是。” 如果你聽專家的話,那就虧大了。 薪酬網調查顯示: “有49%的職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 就是他們收到的第一份offer。 這種現象在35歲以下職場人士中尤為明顯。” 薪酬網還做了個統計分析: “如果你懂得爭取更高的起薪, 那么在你的整個職業生涯中, 你將會比其他人多賺一百萬。” 打個比方,你和我去同一家公司應聘, 我努力爭取,最后談得的月薪是5000元。 你不敢爭取,被動接受的月薪是4000元。 我工作能力一般,第二年漲薪10%, 月薪調整為5500元。 你工作能力強,第二年漲薪15%, 月薪調整為4600元。 看吧,我每月還是比你多拿900元。 如果我們能力差不多,都漲薪15%, 我工資是5750元,你是4600元, 看吧,我們月薪差距拉大到了1150元。 這還不算跟著工資浮動的其他待遇。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二個薪資秘密: 職場上的第一次錯誤會讓你受傷很長時間。 所以,入職一定不能草率, 面試時要敢于談工資談待遇。 能付給你高薪的地方也說明: ●公司實力強或盈利能力強 ●崗位重要或者看重你 ●行業好,有發展空間 叁 陷阱:找工作時過于看重薪水 實質:工資很重要,但平臺更重要 星徹講過他的一段求職經歷。 2010年,大學畢業時, 好幾家公司同時看上了他。 但他選擇了工資較低的騰訊, '相比薪水,我更看重騰訊這個平臺。' 當時,同學們都覺得他傻, 但他說:'我想到騰訊去學東西。' 同學們萬萬沒想到, 三年里,星徹工資漲了5倍。 2013年,星徹又看上了微信, 于是向公司申請轉崗去微信。 面試官問:'你對薪水有什么要求?' 星徹說:'只要能去,降薪也行。' 公司同意了他的申請。 結果兩年內,星徹工資又漲數倍, 并擁有了價值100萬的股票。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三個薪資秘密:收入=工資+可能性。 我們求職時雖然要看重薪水, 但又不能過度看重薪水, 我們要懂得一條真理: 在職業發展初期, 有個東西遠比薪水更重要: 那就是平臺、平臺、平臺。 重要的東西說三遍。 行業大于平臺,平臺大于奮斗。 好的行業和平臺, 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肆 陷阱:給多少錢就干多少事 實質:不是有了回報才付出,是付出了才有回報 羅胖講過他朋友的故事。 這個在雜志社做編輯的朋友, 向羅胖抱怨:“你知道嗎?我現在練成了一招。” 羅胖問:“什么招?” 朋友說:“我編輯任何文章, 只用三個組合鍵, 就是復制、全選、剪切, 多一個我都不用。” 羅胖問:“為什么這么做?” 朋友說:“給多少錢就干多少事。老板給錢太少,所以我就這么工作。” 羅胖問:“這樣編出來的文章好嗎?” 朋友說:“當然不好。” 羅胖問:“那你的水平這幾年是進步還是下降了?” 朋友說:“下降得厲害。” 羅胖說:“那你何苦呢?” 朋友說:“我有什么辦法?誰讓他只給我這么點錢?” 結果他就此陷入死循環: 因為老板給錢少, 所以他做事情就湊合; 他這么湊合,老板討厭他, 所以給的錢就更少, 老板給的錢更少,他就更湊合。 終于某天,老板忍無可忍, 一腳把他踢出了雜志社。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四個薪資秘密:不是有了回報才付出,是付出了才有回報。 很多人做事總是抱持這種態度: “你給多少錢,我就干多少活。” 但凡抱著這種態度做事的人, 最后只能得到一個結果——干多少活兒給多少錢。 總盤算著干4000元活兒的人, 是永遠拿不到8000元工資的。 查理·芒格有一句經典名言: “要想得到某件東西, 最可靠的辦法是先讓自己配得上它。” 風物長宜放眼量,要學會延遲滿足。 伍 陷阱:只要努力工作就會得到相應待遇 實質:努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以前我上班的單位, 有一頭“老黃牛”。 為什么大家叫他老黃牛呢? 因為他特別努力特別勤快, 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 大家都很喜歡他。 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漲薪了, 但他的薪水卻一直按兵不動。 終于有一天,他忍不住抱怨: “我以前一直信奉一句話: ‘只要努力工作就會得到相應待遇’。 現在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我已經很努力工作了, 但為什么領導還是不滿意。” 這時,我另一個同事跟他說了一句話: “努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努力,是個人都會。 關鍵是你的努力有沒有價值。 你天天就干些填填表、搬搬東西的活, 隨便找個人都可以做, 你的工資怎么可能漲起來。”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五個薪資秘密:努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職場中,影響你發展的, 不是干了多少無關緊要的工作, 而是你在核心業務上有沒有突破, 沒有功勞,苦勞就是“白勞”。 努力不值錢,努力用對了地方才值錢。 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 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陸 陷阱:走上領導崗位就安全了 實質:安全性取決于你的不可替代性 2017年有件事震動了IT界, 那就是中興工程師歐建新跳樓。 歐建新做夢都沒想到, 畢業于名牌大學的自己, 在公司擔任研發主管的自己, “怎么突然就被公司拋棄了呢?” 其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個現象: 這幾年大公司裁人, 裁掉的很多都是這種人。 戴爾亞太區前銷售總監張思宏說: “很多人到了中年, 處于企業中層一個普通管理崗, 處境就會比較尷尬。 他們已經無法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 卻是公司最昂貴的人事資產。 所以在行業下沉、公司業務收縮, 或是發生重大變動的時候, 很容易就會被當成包袱甩出去。” 我們很多人的工作狀態就是這樣: 剛進公司那幾年,特努力特拼, 所以很快晉升到了中層管理崗位。 但從此就懈怠了下來, 以為這個位置可以確保安全了。 但很多抱著這種想法的人, 最終都像歐建新一樣被請出了單位。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六個薪資秘密: 職場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崗位, 而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你的不可替代性越高, 你在公司的安全性就越高。 所以,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 保持永遠的學習力, 讓自己變得稀缺和不可替代。 柒 陷阱:老板總會看見我的努力 實質:越大的公司,老板越看不見你的努力 “金老濕”在知乎上講過一個教訓: 以前他做新媒體的時候, 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 以為只要努力了老板就能看得見。 那時候,他喜歡做數據分析, 經常把各種數據做成一張表, 并分享給其他同事。 有一天,他部門一同事升職了, 開會時,老板表揚這個同事: “你看,人家做事情多用心, 這個數據分析做得太到位了……” 金老濕一看這些數據分析圖, 氣得差點噴血: “這不就是我做的數據分析嗎, 她竟然好意思拿去請賞邀功。” 氣雖氣,但金老濕就此醒悟了: “不要相信老板看得見你的努力, 越大的公司老板越看不見你的努力, 所以一定要把你的能力曬出來。”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七個薪資秘密: 你以為漲薪是由別人決定的? 錯!漲薪是可以主動規劃的。 就像宇宙第一網紅咪蒙所說: “工資高和工資低的人, 除了能力的差別, 更大的差別是:有沒有漲薪思維。” 最重要的漲薪思維就是, 要設法讓老板(領導)看見你的努力你的能力。 能力不是靠談心談給領導看, 而是要直接曬在他面前。 當然,這個曬也要尋找恰當時間, 不然就會遭領導誤解和同事嫉恨。 捌 陷阱:有能力的人在哪都一樣 實質:厲害的不是你,而是平臺 談起以往的創業經歷時, 馬云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2001年,我犯了一個錯誤, 我告訴18位共同創業的同仁, 他們只能做小組經理, 而所有副總裁都得從外面聘請。 現在十年過去了, 我從外面聘請的人才都走了, 而我之前曾懷疑過其能力的人, 都成了阿里巴巴的副總或董事。 從這件事上,我有兩點想告訴大家。 第一:態度比能力重要。 第二:平臺比能力重要。”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八個薪資秘密:厲害的不是你,而是平臺。 現在很多在大平臺好平臺工作的人, 特喜歡跳槽,他們信奉一句話: “有能力的人在哪都一樣。” 總覺得自己干得好是因為能力強, 而忘了這更多是因為擁有一個好平臺。 所以一跳槽就丟失了光環, 每況愈下,變得越來越平庸。 所以,聰明之人都應該分清: 哪些東西是你自己的能力, 哪些東西是平臺帶給你的紅利。 別錯把平臺當本事,不然會輸得很慘。 玖 陷阱:跳槽窮八年,改行窮三年 實質:比起等死,跳槽是更好的選擇 木兵講過他師弟Kevin的故事。 Kevin大學畢業后, 進入某報業集團,做了早報編輯, 每天下午采編,晚上寫稿到凌晨, 稿子交付后,已是半夜兩三點。 木兵問他:“你希望三年后的自己,是怎么樣的?” Kevin說:“年薪二十萬, 再買輛車,可以載著爸媽去玩。 再交個女友,一個人回家不冷清。” 木兵說:“你的愿望一個也實現不了。 傳統報業正在衰落, 你現在月薪6千,再過三年, 薪水也變不了多少。” 一語點醒夢中人。 kevin果斷跳槽到一家互聯網公司做了文案策劃。 三年后,他的這些愿望都實現了, 而其他呆在報社的同事正面臨失業。 關于跳槽,師長們總是告誡: “跳槽窮八年,改行窮三年。” 所以,我們都不敢輕易跳槽。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九個薪資秘密:比起等死,跳槽是更好的選擇。 關于跳槽,我想強調兩點。 第一點:要分清工作和職業。 工作是謀生的手段, 一個單位給你一份工作, 你完成任務,它付你工資,就兩清了。 職業是我們一輩子要從事的事業, 比如你的目標是當建筑設計大師, 那你就應該為此做一個長遠規劃。 當你在某個公司工作幾年后, 發現已經學不到什么新東西時, 就應該為職業發展果斷跳槽, 去另一家公司學習新理念新東西。 第二點:不要坐以待斃。 當你發現公司衰落已無可挽回時, 就應該果斷辭職,尋找下家。 不要因為離家近而舍不得, 不要因為同事好而舍不得, 你越是拖延,損失就會越大。 這很殘酷,但卻是最佳選擇。 拾 陷阱:逃離北上廣 實質:機會和公平,才是最值錢的東西 我有個做建筑師的朋友, 原來一直在北京工作, 2012年底,他跟很多人一樣, 因為北京環境差、壓力大等情況, 辭職回到了家鄉小縣城, 先是買了一套房子安家, “我要好好享受慢生活。” 然后開了一家設計公司, “反正做設計,在哪都一樣。” 但不到半年,他就改變了這個想法。 在小縣城做設計,他遇到了三種麻煩。 第一:機會少。 “可以洽談的業務太少了。” 第二:審美差距。 “小縣城的審美,跟大城市差距太大了。” 第三:關系大于實力。 “在大城市做設計,基本靠實力。在小縣城做設計,基本靠關系。” 所以半年下來,他一單業務也沒做成。 “離開北京回縣城,我腸子都悔青了。” 2014年,他賣了房子,又去了北京。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十個薪資秘密:機會和公平,才是最值錢的東西。 如果你想獲得好的薪水好的發展, 請一定選擇駐扎一線城市。 因為一線城市擁有三樣寶貝: 第一個:資源。 “一線城市資源匯聚,而資源代表著機會。” 第二個:公平。 “一線城市因為開放,有能力的人多, 大家相互制衡,所以基本按規則辦事。 按規則辦事,就保證了相對公平。” 第三個:眼界。 “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會不斷開闊你的眼界,而眼界則代表著競爭力。” 如果你有一個非凡的夢想, 一線城市就是最好的選擇。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