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比諸葛亮大兩歲,另外司馬懿出山就是在赤壁之戰的那一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而諸葛亮是赤壁之戰的前一年,也就是建安十二年,所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年紀相仿,出仕的時間也大致相同。 司馬懿的家世司馬懿的先祖司馬卬就是項羽分封諸侯的殷王,建都在河內,也就是后來的河內郡,所以司馬家是河內郡的一個大士族。 司馬懿的高祖叫司馬均,是漢安帝時期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叫司馬量,是豫章太守,祖父叫司馬儁,是潁川太守(所以司馬家與穎川派關系很深),父親叫司馬防,是京兆尹。 少年時有謀略,非常之人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他的大哥叫司馬朗,他的弟弟叫司馬孚,都是魏的重臣。在司馬懿二十歲的時候,擅長識人的南陽太守楊俊見到司馬懿,認為他為非常之人。 大名士崔琰也對司馬朗說,你這個弟弟十分聰明,做事也很果斷,十分有英姿,你肯定是比不上的。 司馬懿出仕建安六年,也就是司馬懿二十二歲的,河內郡推舉他為上計掾(郡國情況審計上報的官員),曹操這個時候為司空,也聽到了司馬懿的名聲,就征辟他入司空府。 但是司馬懿認為漢室已衰,不肯為曹操效力(忠于漢室,不想仕漢賊曹操?),就借口說自己有中風病,不能當官,曹操當然不信,就派人夜間去刺探,果然看到司馬懿躺著一動不動。 建安十三年,曹操這個時候為丞相,不在管什么司馬懿有病沒病什么的,就強迫到司馬懿當文學掾,曹操跟使者說,司馬懿再推脫,就直接下獄,司馬懿被嚇得,只能從命。 司馬懿后來主要為曹丕效力,同時也為丞相主簿。 屢獻奇謀建安二十年,曹操征張魯,拿下漢中,司馬懿建議說,劉備的益州是騙來的,蜀中人很多不服的,另外劉備這個時候在跟孫權爭荊州,我們應該繼續打下益州,曹操說人心不足,拿下了漢中,又想要成都呀,但后來很后悔沒這樣做。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起襄樊之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嚇得想遷都,司馬懿提出,關羽如此氣勢,孫權肯定十分不滿,可以聯合東吳一起進攻孫權,即可以解襄樊之圍。 這條計策對三國的影響十分之大,致使諸葛亮的隆中對已無實現的可能,并且導致孫劉聯盟的破裂,甚至劉備舉兵進攻東吳,兩敗俱傷。 輔佐曹丕曹睿曹芳司馬懿是曹魏最重要的大臣,包括曹操,前后輔佐了曹家四代,所以司馬懿確實很厲害,而為什么我們前期沒感覺到司馬懿的厲害呢,主要是因為司馬懿前期主要是在丞相府任職,比如文學掾。 而到了建安二十年,跟隨曹操參與軍事行動之后,司馬懿就表現了他在軍事上面的才華了,而這種才華就一直貫穿司馬懿的一生,所以司馬懿不愧是諸葛亮一生最大的對手,另外司馬懿也確實活得過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