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巖茶,感覺巖茶太烈,多喝個幾杯整個人就像中了化骨綿掌,虛弱無力。 平日喝茶不多的人或是身體不夠強健的人或是空腹喝茶,容易出現這種現象,是茶中所含的咖啡堿強而有力地刺激中樞神經,使之興奮引起的。 接觸久了才知道,巖茶的“烈”是出了名的,在武夷山無論是去茶館喝茶還是去主人家蹭茶,外面都會備有足夠的茶點。自詡身體強壯的人都不敢空腹喝茶,我真是不知者不畏。 武夷巖茶的迷人除了它的烈,還有酸。 喝陳年巖茶,常常會感覺到一種莫名其妙的酸,不明事理之下,總認為這個茶不好,后來去問,才知道這種酸有個專業的學名,叫“武夷酸”。 早在十九世紀中葉,歐美茶葉專家學者經化學分析,就從武夷巖茶中分離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物質。如1847年羅萊特從武夷巖茶中分離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證實武夷酸乃是沒食子酸、草酸、單寧和槲皮黃質等的混合物。由此可見,武夷巖茶所含的化學成分,具有藥理功能和營養價值的物質,優于其它茶類是確實無疑的。 科學實驗與經驗證明,陳年巖茶在一定的陳化期內茶湯都會有酸味,正常儲存的巖茶發酸年限5-15年內年,之前和之后一般都沒有明顯的酸味。有的出現更早,在三年左右就會出現,但是,也有一些是因為儲存不當,巖茶返潮后提前出現酸味。 從開始時不習慣巖茶的味道,到現在很享受它。凡是歷經時光沉淀的,老茶也是,人生也罷,都有那種“我自安然不動,卻令天下臣服”的霸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