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孩子能不能打? 這似乎是一個爭論了很多很多年的話題。 有的專家會跟你說,要賞識孩子,不能打孩子啊! 但是有人會轉達古人的話給你:棍棒底下出孝子啊。
我知道很多80后的父母是被父母打過的。 因為我自己小時候就挨過無數(shù)的打。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會說打的好,因為有些經(jīng)歷讓我想起來就心痛。 但也并不說打的不好,因為在我熊的時候,奶奶的棍子讓我沒有去逃課貪玩當小混混。
如今做了父母之后,更能體味其中的滋味。
到底,孩子能不能打。 可以從我們之前的一個調(diào)研來解答。
2016年12月,我在咱們平臺發(fā)起投票,做了一個調(diào)查: 主題是:講真,你打過孩子嗎? 有3112位父母進行了投票,結果是這樣的:
但是我沒有調(diào)查為什么打孩子的原因。 因為這個的可能性很多很多。 但作為一位父親,我能想象到幾種最大的可能。 有時是自己情緒失控,打了孩子,也許孩子根本就沒必要挨那幾下。 這時父母的行為,應該說是不合理的。 但有時也是因為孩子觸犯了規(guī)矩,被施以懲罰,這時父母一般是理智的。 打的時候還能問問孩子,你知道為什么要打你嗎? 不像自己失控時那樣,可根本不去問青紅皂白。
看到這里,大家心里應該有個底: 大部分的父母都打過孩子。 只是看你屬于哪一類父母。
那么打孩子是有效的教育嗎? 有62%的父母覺得是用的。 一旦覺得有用,肯定是取得了自己理想的效果。
孩子也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孩子會聽話。
但是這里又會有兩種分類。 可以說是對應上面的行為,產(chǎn)生相應的后果。
假如你是帶著滿腔的怒火去打孩子一頓。 小則傷孩子身,傷一時。 大則傷孩子心,傷一生。
孩子一看到你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知所措。 我曾見到老家一個親戚家的哥哥,只要見到他爸爸,他就會臉色蒼白,不管做什么都馬上停止,然后溜出去。 原因就是他爸爸打人的時候,從來不分輕重,有時操起扁擔就往兒子身上抽。
這樣的教育有用嗎? 看上去有用。 那些熊孩子不敢熊了,你看多乖。
其實這樣用暴力和專制來管教孩子,最終只會得到一個心理扭曲、人格失衡的孩子。
還有一種有效,應該是作為一種輔助,讓孩子對規(guī)矩尊重,產(chǎn)生一種敬畏、自律。 很多時候我們說孩子要有規(guī)矩。 有媽媽就說家里有規(guī)矩,但是孩子就是不守,怎么辦? 那就要有維護規(guī)矩的東西。 懲罰手段是比較有用的。 而懲罰的手段里有一件適合震懾熊娃的核武器,就是打。
看到這里,你應該能明白,打到底是為了什么? 是為了唬住孩子呢?還是維護規(guī)矩呢?
看上去兩者的目的意義。 但是跟孩子一起制定的規(guī)矩,往往更能讓孩子平和的接受。 而且形成習慣后,也不會陷入無止境地你打孩子,孩子不聽,孩子不聽你又不斷打他的惡性循環(huán)中 其實,哪個父母愿意打孩子呢?
可是有的人以愛為名,覺得我打你就是為了你好。 我打你是因為我控制不住我自己的脾氣,對不起。 我打你是因為你把我惹毛了,是你自找的,下次注意點。 我打你是因為你讓我難堪了,我得讓你記住。 我打你是因為你給我造成了損失,打壞了我東西或者丟了我手機,我得打你一頓彌補回來。
帶著這樣邏輯的父母,動的那些手,可以說是犯罪也不為過。 只是我們的法律還沒有太關注這些手。
所以,當你能排除這些過分的原因。 孩子對奶奶拳打腳踢的時候,完全可以告訴孩子,你已經(jīng)傷害到了奶奶。 現(xiàn)在請你站好,可以選擇去房間面壁思過,想清楚了再出來(國外更多用這個方法,因為打孩子犯法) 也可以直接打打他的手心,讓他也知道被打是會疼的。打人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需要控制自己,否則就要得到懲罰。
當你真的尊重孩子,懂得孩子的時候。 我想,打孩子的機會不會很多。 因為很多時候,規(guī)矩本身就能產(chǎn)生自律。
養(yǎng)孩子,請記得,愛與規(guī)矩,都要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