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中國第一長河,全長約630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20%。 卜算子(宋·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金沙江 金沙江,是中國長江的上游。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成書的《禹貢》中將其稱為黑水,隨后的《山海經》中稱之為繩水。金沙江還有麗水、馬湖江、神川等名稱。沿河盛產沙金,因此稱說“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金沙江西行 (清·牛燾) 沙岸綠沄沄,江晴暖欲曛。 碧融千嶂雪,綠漲一川云。 犀浦野花發,螺塘塞草薰。 村村農務早,布谷趁春分。 自麗水赴龍泉道中其二 (近現代·徐震堮) 一句吟成路百回,濃青老赤畫屏開。 忽然行盡松濤澗,又到前山對面來。 虎跳峽 虎跳峽,是中國最深的峽谷之一,以“險”名天下。相傳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塊巨石,跳過金沙江。 過虎跳峽 (當代·陳仁德) 雪浪飛騰勢若摧,茫茫深峽走驚雷。 轟然一怒乾坤動,奪路東流去不回。 川 江 長江從宜賓到湖北宜昌段,被稱為“川江”,川江穿越巫山山脈,形成了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被稱為“三峽”。戰國時楚懷王游高唐,夢與女神相遇,后宋玉作《高唐賦》與《神女賦》追述其事。神女為“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美貌仙女,千古傳誦。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攫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望瞿塘峽 (宋·張嵲) 萬古瞿塘峽,猶存禹鑿痕。 岷峨驅眾水,滟滪沒孤根。 云黑樹含雨,祠荒鴉噪昏。 悲涼瀼西地,三嘆相營魂。 瞿塘峽口 (清·樊澤達) 誰憑霄漢劈青蒼,天險由來古戰場。 八陣風云連滟滪,三巴門戶鎖瞿唐。 烏蠻塞遠江流合,白帝城高草木荒。 峽路愁人從此始,哀猿啼處過飛航。 初入巫峽 (宋·范成大) 鉆火巴東岸,摐金峽口船。 束江崖欲合,漱石水多漩。 卓午三竿日,中間一罅天。 偉哉神禹跡,疏鑿此山川。 賀新郎舟游西陵峽 (當代·盧青山) 盤古持其斧。劈群峰、一痕一劃,風神峭古。更著媧皇雙素手,繡出青林無數。嗟二圣、其心何苦。風雨千年肆蕩薄,看摧殘剝蝕成襤褸。嶒崚骨,時復露。 仙人橋上仙人渡。渡斯橋、便生仙翮,飏然高翥。遺下蒼崖森萬仞,黝黝寒光蓄怒。我頭欲、飛空撞住。似此奇行真合死,詫仙人惜我奇難遇。半空里,度我去。 荊 江 長江自湖北省枝城市至湖南省岳陽縣城陵磯段,稱為荊江。荊江以北是古云夢大澤范圍,以南是洞庭湖。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渡荊江(清·牛燾) 萬里金沙水,蒼茫匯眾流。 浪融巫峽雪,聲落洞庭秋。 吳楚憑天塹,荊襄據上游。 溯洄鄉思切,彼岸更回頭。 揚子江 揚子江,是長江從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舊稱。隋唐年間,揚州城南20里許,有一個名叫揚子的小鎮。因地臨長江北岸,故又名揚揚子江。 渡揚子江 (唐·孟浩然) 桂楫中流望,京江兩畔明。 林開揚子驛,山出潤州城。 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 更聞楓葉下,淅瀝度秋聲。 泊揚子江岸 (唐·盧綸) 山映南徐暮,千帆入古津。 魚驚出浦火,月照渡江人。 清鏡催雙鬢,滄波寄一身。 空憐莎草色,長接故園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祇隔數重山。 春風自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臨江仙(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
來自: 雨雪霏霏vwngx3 > 《專題八:詩詞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