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與股市開悟(1) 法會因由分第一
【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是個引子,說明佛和我們眾生并不遙遠:吃飯、穿衣、乞食、洗腳。很平常,卻很真實!要飯要挨家挨戶,不分貴賤貧富! 股市的感悟:每個股票都可以賺錢,也都已賠錢。就像每一個家都可以讓你吃飽一樣。不可有分別心,一旦有了分別心,苦惱的根源就斷不了。另外,股市的機構和其他的投資者沒有任何區別,就像不吃飯就餓一樣,機構不高賣地買也會賠錢! 《金剛經》與股市開悟(2) 善現啟請分第二
【經文】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股市感悟】股市本質上就是人們之間的**交流。如何讓自己的心靈平靜?如何降伏自己的貪心,如何戰勝自己的恐懼?這是每個股市投資者必須解決的問題,否則應了中國一句古話“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金剛經》與股市開悟(3) 大乘正宗分第三
【經文】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馀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股市感悟】投資大師告訴聰明人:股市的投資者應這樣戰勝自己的心魔,滅除自己的偏見和幻想,順著股市的波動而波動。 投資大師如有一下表現:
《金剛經》與股市開悟(4) 妙行無住分第四 【經文】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股市感悟】其次,投資大師投資的股票沒有限定,應用的基本宗旨就是無所不投。不因為該股票是藍籌股、成長股、價值股、熱門股、冷門股或虧損股而在需要投資的時候進行投資,所有的股票都有可能成為投資的對象,所以其投資回報才不可思量!這和宇宙沒有固定的邊界一樣,不可思量! 《金剛經》與股市開悟(5) 如理實見分第五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股市感悟】投資大師沒有固定的投資計劃,依據市場的機會而行動,專注于市場的所有投資機會。你怎么能說投資大師和散戶是一樣的呢?如果投資大師有自己的投資偏見和幻想,那他就是散戶了。投資大師說“市場中的所有現象,都是虛妄,如果能夠識別現象中機會的真假,他就是投資大師了”
《金剛經》與股市開悟(6) 正信希有分第六 【經文】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股市感悟】對于以上的評論,能夠相信并實踐的人,是有投資大師根器的人。如果股市的投資者沒有自我的偏見和幻想、沒有人云亦云的習慣、沒有從眾的心理、無做股東的想法,不執著固定的方法而又有方法。
《金剛經》與股市開悟(7)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股市感悟】投資大師獲得了成功,他真的有方法嗎?其實是無有定法,方法只是一種稱謂而已。每一個投資者無須模仿投資大師的說法,為何這樣呢?股市一切成功者都以順勢而為進行操作,其差別主要在應用順勢而為的程度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