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古人云:“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也就是說,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① 有說法稱“春分不養生,來年把病生”!中醫表示,養生與大自然的季節變換密切相關,所以養生也要順應此時的節氣特點,要講求平衡,以“和”為本,為一年健康打基礎。 今天就從“吃、穿、住(睡)、行(運動)”等幾個方面,教大家春分過后如何養生! 中醫介紹,春天萬物生長,陽氣升發。人體在這個季節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助陽為原則。 韭菜炒蛋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菜式,也頗受大家歡迎。韭菜炒蛋這道菜中,韭菜屬陽性,可助陽,而雞蛋滋陰,所以是一道陰陽平衡的菜式。另外,韭菜味辛,與同屬味辛食物的辣椒不同,韭菜的辛辣中帶些許甘甜,故春天建議多吃韭菜、蔥、山藥等食物,而不主張吃辣椒。② 同時,不妨添加一些甘味食物滋補脾胃,例如山藥、木瓜等。菠菜是春季的時令蔬菜,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功效。春季不宜吃人參、膏方等滋補品,也不宜進食大魚大肉等味重的食物。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如果吃這些,反而會壓抑陽氣的升發,礙脾胃,也不利于肝的養護。 春分時節,雖天氣漸暖,但乍暖還寒,雨水較多,還是需要“春捂”。穿衣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腳部保暖,最好能夠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潛伏的寒邪。老人及小孩普遍抵抗力比較差,容易患感冒或風疹等傳染病,在這個時候就更應注意適時添減衣物,適量多穿一些衣服,不要一時減衣減得太快。② 春分早晚氣溫偏低,非常容易誘發年老體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癥,對于長期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態和高壓力狀態下的“亞健康人群”,要注意防范未來能出現的“未病”,人們這段時間里最好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從另一方面來說,此時節陽氣越來越盛在故疾復發的時候,注意調養。 俗語說:“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春分有不少多發病,如高血壓、哮喘、過敏性鼻炎等。要預防這些疾病,應當調和起居,每天跟著太陽早睡早起,規律作息。還要經常打掃房間,適當種些花,以保證居住環境的舒適衛生,維持平和的心態。平時還可以經常搓搓鼻翼兩側的迎香穴,有利于防止哮喘、鼻炎等舊病復發。③ 天氣暖洋洋,人也變得懶洋洋。春困就像傳染病,讓大家忍不住哈欠連天。其實春困不是病,它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生理現象。 緩解春困僅靠多睡是不行的,鍛煉可以大大加快腦處理信息的反應速度,有效地防止春困。春天最好多在陽光充足、綠化好的地方活動,多做些深呼吸,給大腦提供新鮮充足的氧氣,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消除困倦。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