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是硬氣功發勁的催化劑,《少林武功》中談到硬功排打時說:“聲、力、勁是排打的秘決。”意思是說硬功借發聲以貫氣提勁,使聲、力、勁合一而行。因此,發聲的作用能夠激發人體潛在能力的超正常性發揮,同時,也可以振奮精神,增強肌肉的緊張能力,從而增加人體的抗擊能力。 《少林氣功》講:“呼吸則風云變幻,開拳則山岳崩頹。”八卦拳訣有:“吻唇閉口舌抵愕,呼吸全從鼻孔進,力用極時哼哈泄,混元一氣此為得。”據《少林拳譜》有關發聲方面的材料記載:“··一虎嘯嘯,龍吟吟,一呼一嘯驚雷聲。”所以說,少林硬功的發聲是仿生型發聲。現就少林三大強身發聲法作一介紹。 (一)虎嘯發聲法 虎嘯之聲猶如猛虎在山林中咆哮回蕩山鳴,震人膽寒。這種發聲要蓄內氣于丹田,通過丹田內氣的口音呼吸,撞擊聲帶,引起胸腔、腹腔、口腔產生共鳴,使腹部最大限度放松,發出圓整洪亮、威而幽遠的聲音,要求在蓄氣過程中提氣與貫氣協調一致。發聲時口要張大聲帶不振動,疾吸疾呼,洪亮有力,發音多以平、去聲為主。 常用的虎嘯音字有:啊(a a)、哈(ha ha)、呵(he he),嘿(hei hei)、嗨(hai hai),豁(huo huo)、呼(hu hu)等。 (二)龍吟發聲法 龍吟之聲猶如蛟龍出水般吟鳴。這種發聲先凝神蓄氣于丹田,通過丹田內氣的喉頭呼吸或鼻音呼吸,撞擊聲帶,引起胸腔、腹腔、口腔、鼻腔產生共鳴.發出清脆綿長的聲音,猶如在水中傳播一樣,使人不寒而栗。但有時也不一定發出聲音,要求在蓄氣過程中,提氣與調氣要協調一致,發音口鼻微開或不開,聲帶振動,發音以陽平為主。 常用的龍吟音字有:喉音字:咝(si) ,咿(Yi)、耶(ye),嘻(xi) ,哼(heng)等;鼻音字:呣(m),嗯(n)等。 (三)獅吼發聲法 獅吼之聲猶如雄獅怒吼一般。這種發聲聚內五行之氣于丹田,通過丹田內氣的口音呼吸,撞擊聲帶.引起胸腔、口腔共鳴而發出的陽平、陰平、上音的組合音變。 常用的獅吼音字有:呀(ya)、哈(ha)、呼(hu),嗨(hai), 怎樣才能練好這三大強聲呢?首先必須練好丹田內氣,因為內氣是發聲的動力和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雄厚的內功功底,他所發出的聲音與沒有練過功的人一樣,都是一般呼吸肌運動、胸腔縮小、肺氣排出撞擊聲帶而產生的。因此內功的功力深淺是發音大小的關鍵。發聲在某種程度上講,可以檢驗內功功力的大小。比如:大成拳將發聲作為檢驗內功,鍛煉發力的一個先決條件。所以說要想練好發音,就必須練好內功。內功深厚者在技擊中發出的聲音本身就具有戰斗性。這些人在技擊中的發音,不是以一般的肺氣作動力,而是以具有巨大能量的內氣作動力,這種聲音極易引起其他人的身體感應,從而影響其氣血的運行和各器官系統的正常代謝。這樣的發聲也是內氣外放的一種形式。所以,一定要注意內能的節約,以免內氣消耗過度,影響戰斗力。 發聲與發力的結合是硬功的重要問題。發聲圓整,勁力順達,氣、力、意合一,為硬功的一大特點。硬功的發勁并非蠻勁,而是渾然一體之勁,此勁起于足底涌泉穴,會干膝胯,沉于丹田,透于腰背,而形于肢端。故拳譜說:“人之身,腿為根,脊背為枝,四肢為葉。人之下盤,腰為根,臀為枝,腳為葉。”硬功中的發音不同于一般的說話,它能激發人的全身細胞,調節人體潛能,能使人體達到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以及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外三合,從而使人體的抖放勁和爆發力更能產生巨大威力,這方面武功精湛者體會深刻。發聲有助于發力,在科學實驗上已經得到初步的證實。例如:國外一些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喊聲”能夠增加人體能量動員量和能量動員速度(人的勁力大小由能量的動員量和動員速度所決定的)。爆發力(速度X負荷)由于“喊聲”而增加14. 6 % (((國外體育科學》1982年第一期《喊聲對肌肉收縮速度和爆發力的影響)))。因此,對于我國古代武術來說,發聲能夠增強勁力的抖放,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由于內氣由丹田吐出時,經過不同的發聲部位,會產生不同的聲音,所以不同的發音對不同的勁力起著重要作用,如:“嘿”聲有助于點勁,點勁有神出鬼沒之變;“呀”聲有助于格勁,格勁有頂天立地之態;'咯”聲有助于踩勁,踩勁有以柔克剛之巧;“哼”聲有助于合勁,合勁有驚心動魄之狀;“陡”聲有助于拿勁,拿勁有顯赫震敵之威;“啾”聲有助于摔勁,摔勁有橫掃昆侖之力;“嗨”聲有助于整勁;“吶”聲有助于崩勁;“哈”聲有助于斬推之勁;“咳”聲有助于崩勁;“喝”聲有助于沖動;“哎”聲有助于截勁。所以有的師傅要求:向上發勁時,意欲將對方擲向屋頂,發“哼”音;向下發勁時,意欲將敵人擊入地中,發“哈”音;自遠處打,意將對方拍透入墻壁,發“咳”音等。因此不同的發音有助于不同勁力的抖放。 硬氣功的發聲發力往往配合震腳動作,并通過震腳可以蓄全身之勁而發力,這不但氣勢旺盛,而且在精神上給對方以壓制。根據物理學中的牛頓第二定律來分析,當用力踏地震腳時,腳對地面施加了作用力,同時人也得到了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力,有功力的師傅能夠自如地將獲得的反作用力,用于發勁增大爆發力,只要學習時用心體會,這種應用還是不難掌握的,但在做震腳動作時,不可用力過猛,以防腿腳的骨骼受傷。 總之,硬氣功的發聲、發力與震腳動作的配合協調,運用自如,對硬氣功的功力進展將起很大作用。 |
|
來自: Zhengdebing > 《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