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 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 只當漂流在異鄉。 在民間演義傳奇戲文中,唐伯虎往往是一個淡泊功名利祿,輕視將相王侯,玉樹臨風,放浪形骸,游戲人間,撩妹能手的形象。然而真正歷史上的唐伯虎卻與之完全反了過來,他是一個終生與仕途,妻離子散,三餐不得裹腹的悲慘的詩畫作家。
20歲考舉人,唐寅名落孫山,同一年,父母親人相繼去世,家道中落,仕途失意,這是唐伯虎人生的第一次打擊。 29歲,十年辛苦,一舉成名,唐寅以全省第一的成績成為舉人,正是春風得意,少年得志。 然而轉折來了,33歲在入京考試的時候,唐寅因為被卷入一場考試作弊案中,惹得明皇帝大怒,唐寅被終生禁考,在哪個學而優則仕的年代,科舉是士子上升的唯一途徑,禁考意味著再與仕途無緣。 更悲劇的是唐寅被禁考后,妻子轉身拋棄了他,這豈不比那個“且把浮名換了低吟淺唱”的柳永更加的悲慘! 35歲唐伯虎迎來了一次轉機,他被當時皇帝的叔叔——寧王請去當幕僚,高興的他又燃起人生的希望準備大展宏圖。 然而沒想到,這寧王原來是想造反,為了躲過這次災難,唐伯虎裝瘋賣傻,喝尿吃屎還不穿衣服四處裸奔,最終才從寧王附出來。,唐伯虎這輩子算是再無希望了。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幾年后的一個冬夜里,53歲的他寫下絕筆,也就是開頭提到的絕命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 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 只當漂流在異鄉。 文章憎命達! 詩人不幸詩家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