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月一日為“送寒衣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為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要焚燒五色紙,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連帶著乏一合孤魂野鬼送溫暖。十月一,燒寒衣,寄托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悲憫。農歷十月初一,冷空氣來襲,人們在裹上厚棉襖的同時,想起死去的親人也該添加衣裳了,于是買來五色紙糊制成寒衣,焚燒后送往陰曹地府,供那里的伍心魂御寒,名日“十月一,烘寒衣”。給死人送衣服這個習俗,據說是由孟姜女首開先河。相傳,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孟姜女的老公范杞梁修長城累死,孟姜女千里尋夫,終于在農歷十月初一來到了長城腳下。可是自已的丈夫已經死了,她癱坐在地,對著長城大哭起來。哭聲感天動地,竟把長城震塌了一大段,露出了范杞良的尸首。孟姜女把棉衣焚化之后,把丈夫的尸首掩埋,撫墳痛哭而死。孟姜女千里尋夫的故事傳到民間,百姓深受感動。此后每到十月初一這天,眾人便焚化寒衣,此風日盛,逐漸形成了追掉亡靈的寒衣節。 北京也有十月初一燒寒衣的習俗,寒衣是從南紙店、冥衣鋪買來的彩紙剪成的,在“送”的時候要寫上死者的姓字輩分,以便死者查收,然后付之一炬。后來有人覺得烘寒衣太麻煩,就攻成了燒包袱,也叫“倉袱”,里面包上彩紙,代表綢緞布匹,還有紙質的金銀元寶,同樣寫好姓名焚化。這等于是給死者送去了錢,讓死者在陰間去購買自已喜歡的寒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