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提籃橋”,你會想到什么 估計90%的上海寧都會脫口而出 “提籃橋監獄” 森嚴,神秘,令人生畏 幾乎成了大家對于“提籃橋”的第一印象 也讓它成為了市中心一處被人遺忘的角落。 但很少有人知道它遍地都是美食, 監獄旁邊每天被客人逼著營業的網紅面館, 每天賣出幾千個,等到傻眼的蔥油餅, 只營業3小時,沒有熟人帶路找不到的牛排面館, 下海廟附近的“素齋一條街” …… 雖然美食多,但每家都有每家的脾氣, 能不能吃到全看命! 卻不妨礙個個都是虹口區的排隊傳奇, 無數吃貨們心甘情愿大排長龍。 魔菌一一打卡,完成這篇美食指南。 吃貨們可以先收藏起來,附帶走心tips, 方便你們按圖索驥。 1 提籃橋老攤頭蔥油餅一號 每天賣出幾千個,后面人望穿秋水! 提籃橋不起眼的小攤頭,每天賣出幾千個蔥油餅,吃貨們從嘉定、金山、奉賢趕來,穿越大上海,排隊數小時,只為這一口香酥!不過要注意,他們中午不營業…… 1994年,劉師傅夫婦倆在東方明珠下擺攤,賣出第一個蔥油餅,此后20多年,蔥油餅從未離手,直到今天。 蔥花、面粉、豬油在高溫中與新鮮豆油相遇,滋滋作響,頓時香氣四溢,從白花花的面團,逐漸轉為金燦燦香噴噴的蔥油餅,排隊的客人已經按捺不住了。 剛出爐的蔥油餅,還微微燙,順手掰開,嘎嘣嘎嘣的脆裂感,耳朵能聽得見!里面是一層層的,間隔著香蔥段,不油不膩,一瞬間的功夫,魔菌就消滅了倆! 蔥油餅加個雞蛋,是很多人的標配!和不加雞蛋完全是兩種口感,一個干脆,一個松軟!雞蛋是老板從江蘇鹽城老家帶過來的土雞蛋,雞蛋混合著蔥油餅,松軟感更強烈,吃著吃著竟然有點感動!
2 為民點心店 4個阿姨一個店,賣了20年,中午就關門 也叫“老板娘鍋貼”,嗲是嗲得來~在惠民路上開了20多年,附近的居民早上不做早飯都會來這里要二兩鍋貼,一碗湯!魔菌來了2次,第一次沒開門,第二次終于吃上了! 吃鍋貼一定要吃剛出鍋的鍋貼,一鍋出來數分鐘告罄,霧氣騰騰中,吃準“最好的時光”!底部焦黃,面皮韌軟,一口咬下去汁水豐盈,別提多滿足了! 喜歡吃辣椒的蘸上辣椒醬,喜歡吃醋的就澆上醋吃,咬開一口,汁水便急匆匆的流到嘴里,湯汁鮮甜! 鍋貼的最佳拍檔,自然是咖喱牛肉湯,超級良心,3塊錢一碗,但一點都不弄虛作假,大片大片的牛肉滿滿的鋪在碗底,絕對物超所值!
3 郭大王凈素坊 溜溜球大王開的店,能不能吃到全看緣分 20年前的上海,印有郭大王商標的溜溜球成為搶手貨,是很多80后的珍貴記憶。幾十年過去,風靡一時的郭大王溜溜球已經絕版,郭大王也已經故去,但凈素坊的味道毫不遜色! 菩提砂鍋是郭大王獨創,全上海獨此一份,奶黃色的湯頭是重頭戲,濃濃的椰香里還透著一絲咖喱香,喝起來馥郁醇香卻絲毫都不厚重! 菌菇、蔬菜、素紅腸、油豆腐、枸杞、還有能夠以假亂真的素丸子,包羅萬象,滿滿一鍋,撈都撈不完! 店里還有全素的臺式鍋貼,只做午市,吃不吃得到全看緣分,略帶幾分韌性的面皮,烘烤得金黃焦脆的底子,里頭塞滿了菌菇、牛心菜和自制的面筋,吃起來爽口無比! 好評如潮的包子和燒麥魔菌一個也沒有吃到,只在早上供應,賣完就沒有了!想吃的一定要趁早! 店里還有一只很有靈性的喵,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招手叫喚就親昵得很,像是聽得懂人話似的!想吸貓的可以走起啦~
4 卞阿姨奶茶 最早阿姨奶茶之一,血糯米奶茶鼻祖 ![]() 圖片via_meng0425 響當當的卞阿姨奶茶,滬上最早開始賣血糯米的奶茶店之一,江浙一帶人都知道,30多年了,卞阿姨賣奶茶從來沒離開過霍山路,絕對是提籃橋美食中心一塊響當當的牌子。 店面小小的,局促的空間里被各種食材擺的滿滿當當,一缸煮好不久的血糯米,熱氣騰騰! 店里老阿姨負責收錢打包,爺叔制作奶茶,不急不慢地從茶缸里,舀上滿滿的一勺血糯米,接著倒上自制的奶茶,然后調一調,封上杯口,完工! 9塊錢一大杯奶茶,小半杯是血糯米,忍不住吸了一口,血糯米的濃稠與奶茶的絲滑混搭,香甜又不膩,捧在手心里又特別溫暖,半杯下肚,就挺飽的了。哇,幸福感爆棚哦!
5 石庫門牛排面館 每天只開3小時,沒有熟人帶路還找不到! 說起這家面館的地理位置,那是真心不好找。在東大名路剛拐進惠民路的21號巷弄里,進了巷弄要拐個彎才能看到,如果不是一路循著門牌號,一不小心就會錯過。 吃飯的地方,就是方師傅家的客廳,老式的玻璃木門非常寬大,高度足足有兩米五,陽光順著玻璃矮矮地照進來……這就是石庫門里無數上海人小時侯家里的景象。 招牌牛排面是他們家的招牌,第一次來的客人基本上都是沖著它來的!滿滿的一碗面上鋪著三兩塊帶骨大肉排,量大料足,性價比蠻高的。 牛排選用的是帶骨的肋排,與一般的牛肉相比,更嫩更香!牛肉要在高壓鍋中連續鹵制四個小時,出鍋的時候,已經煮的爛到不行,輕輕一提便“骨肉分離”,用筷子都能撕開! 面條是現點現煮,不忙的時候由廚房的阿姨掌勺,一旦忙起來,方師傅就要自己動手了,漏勺在鍋里起起落落,要煮多久、要撈幾次,全都在心里算得明明白白。 同樣的澆頭,拌面要比湯面貴一塊錢的,還附帶一碗牛肉清湯,忒實在!
6 飄胖面館 監獄旁邊的網紅面館,被客人逼著營業
每天供應二十多種澆頭,多到柜子放不下,每天現炒,賣完不追加。料都是實打實的足,而且阿姨爺叔出手也很大方,放澆頭一舀就是一大勺! 大腸 八寶辣醬 西紅柿雞蛋,大腸處理的沒有一點異味,帶著淡淡的洋蔥香,Q彈有嚼勁,配上八寶辣醬一起送到嘴里,簡直是嗲出天際! 小排 鱔絲 三絲是典型的本幫口味,鱔絲濃油赤醬,配上茭白絲一起炒,葷素搭配,熱乎乎的吃上一碗,渾身舒服。 獅子頭 烤麩 蝦仁,拌面帶著鹵汁是有點咸的,謹遵飄胖語錄,加一點醋進去,感覺味蕾瞬間都被打開了,面條也變得更加的順滑,好吃程度提升了好幾個等級 ,讓人愛不釋口。
7 東來面館 30多年的老面館,肉香飄出幾條街 東來面館就在郭大王凈素坊隔壁,下海廟正對著的馬路上,幾十年來屹立不倒的老牌面館,是提籃橋附近很有名氣的鋪子。東西沒有太多花頭精,但勝在一口味道,一份情懷。 招牌就是這一碗炸醬面,一碗面撐起一家店!細碎的肉沫伴著青菜鋪在面上,炸醬微甜,面條軟硬適中。 雖然是面館,但每次來必點的都是排骨年糕,味道超級嗲!而且兩塊超大分量的排骨和四塊年糕和醬料,只要18塊錢,很劃算。 剛出鍋的排骨聞起來超誘人,酥脆到筷子一碰就能掉渣,咬開還能看到粉色的肉,可見肉質確實新鮮,外面還裹著一層面衣。 年糕也是好吃到不行,蘸上甜面醬,咬上一口,軟糯有嚼勁,就是小時候的味道,上海小囡們都難忘的味道啊。
云來集素齋 下海廟里的佛系素齋館,靜心吃齋 因為附近有一個下海廟,所以這塊兒的素齋很多。云來集素齋就在下海廟隔壁,店里門前有一個大院子,可以停車,店內陸方較大,布置得古樸典雅。 這里的雙菇面口碑特別好,據說下午兩點不到就售空了,幸好去的早,得以一飽口福,不得不說味道真的非常令人贊嘆。 面條上堆著滿滿的雙菇,烹制的鮮香入味,湯頭看似寡淡,一口入喉卻再也停不下來,帶著本幫味道的親切感,像是冬日里的陽光一般暖心。 再加上順滑細膩的面條,吃完這一碗面,竟然讓人感覺像是禮佛儀式的正式結束。
白馬咖啡館 79歲的咖啡館,曾經是猶太難民聚會地 在昆明路73號,一片綠化之中,唯有一棟小樓矗立,顯著格外的別致優雅,它就是曾經的猶太難民聚會地之一——白馬咖啡館。 咖啡館原址建于1939年,位于今長陽路、臨潼路口,在當年保護了很多猶太人和受日軍侵害的中國人。 咖啡館前的“風雨同舟”紀念雕塑,一位“母親”為懷抱玩具熊的小女孩,撐起雨傘遮擋風雨,展現了猶太的感恩和上海的大愛與包容。 現在復建的白馬咖啡館“二號”,在內飾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復古范兒,簡約,古樸,大氣,桌椅墻面燈飾都在盡全力的保持那一份文化。
虹口糕團廠門市部 每個上海人都不能忘懷的點心情節 每一個上海人都會有一份虹口糕團廠情節,青團、八寶飯、糖年糕、金團、條頭糕、雙釀團……路過的行人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買上幾款最中意的老味道。 雙釀團是魔菌最愛,兩層糯米夾著薄薄的豆沙,里面包裹著滿滿的黑洋酥,最外層還沾上了椰絲。4種香甜和4種口感,每一口都糅合出不同的感覺,味蕾被撩到欲罷不能。 綠豆糕是夏季最爽茶點,用的全部都是去殼的綠豆,糕體呈現非常誘人的金黃色,口感細膩,輕抿一下便會纏綿舌尖,散發出非常清新的香氣。
△ 大隱隱于市, 真正地道的城市味道, 大都隱匿在弄堂角落里! 這里或許道路逼仄,或許吵鬧喧囂, 但都擋不住老饕們一顆向吃的紅心! 另外,提籃橋除了美食, 江湖上還有很多關于它的傳說。 你對提籃橋有什么印象, 評論區里聊聊? 商務合作 電話:18516782902 Q Q :2295586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