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神奇的地方—“提籃橋美食中心” 這里的人不緊不慢,仿佛時間在這兒定格。 50米一小吃,100米一大吃,連消化的時間都沒有。 賣蔥油餅的下午三點開,開面館的中午就關門了... 飄胖面館 監獄貼隔壁的“非網紅”面館 飄胖就在提籃橋監獄的貼隔壁,到下午2點左右就打烊了。來的晚,想吃的澆頭集體錯過。問了老板面館怎么下午不營業,他說每天賣完么就關門了。 墻上貼著澆頭排行榜,一邊拿記號筆隨手寫著“拌面加醋更好吃!!!”“菜不夠可以添加!!!”飄胖名頭挺響,不少人當它是網紅店來拔草。 由于來的晚,爺叔豪氣的把剩下的澆頭都給我掃進了碗里,炒醬真的好吃,肉大塊又嫩,土豆酥香。一碗加了炒醬,咸菜,素雞和辣肉的拌面,加點醋,酸甜口特別落胃。 地址: 昆明路288號 虹口糕團廠門市部 甜到發指的黑洋酥,就是嗲 下午兩點來的這里,東西零散的賣的差不多了。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讀著報,一旁放著一把老舊的算盤。桃酥麻花什么的都有,老爺爺不緊不慢的做生意,很有腔調。 啊~黑洋酥,你真是甜到發指,但卻那么好吃!它的甜香細膩又后味十足,薄薄一層貼在軟糯的年糕團上,加上冷油條獨一無二的魅力,總之就是和普通的不大一樣。 地址: 唐山路733號(安國路口) 舟山路蔥油餅 阿姨說“不想和那邊爭第一第二” 這家鋪子一看就是有點年數,問了阿姨,說是開了20年。油鍋里一刻不停的現煎著蔥油餅,噼里啪啦的熱鬧。這家和附近的提籃橋蔥油餅一號總拿來比較,各有風味,誰都不輸。 擺點豬油,才有了做蔥油餅的基本素質。其次,加個雞蛋是加分項,咔嚓一聲敲上火熱的鐵板,雞蛋馬上四處冒著泡想要變熟。 燙到拿不住的現煎蔥油餅(吃過很多攤子都是回炸),夾了一個軟嫩的荷包蛋以及大量的蔥花,真的很好吃啊。 地址: 舟山路唐山路交叉口唐山路665號良友對面(近唐山路) 阿福飯店 “阿姨我想問一下...”“走!” 阿福飯店就是國營老字號的模樣,人多,收銀的阿姨也夠兇。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但店里還是坐了不少人,坐了半小時才等到小籠上桌,很慢的。 蝦仁小籠是特色,肉餡里是真的有一顆蝦仁,個頭挺大,口感新鮮,但不要有多的期待。皮略厚,賣相不好是真相,只能說是普通以上,不要多想。 羅宋湯。料擺的很足,但是卷心菜有一股苦哈哈的味道,酸甜都比較膚淺,感覺沒有羅宋湯的氣質和靈魂。 地址: 唐山路567號(近昆明路) *所以,這家店是不推薦的,寫來給你們排雷用 下海廟素齋 吃吃面,靜靜心 隱于市中心的下海廟,帶著蕭然于塵世間的寧靜與莊重。游人不多,卻也香火不斷。連帶著附近的一條小路上,都是頗有名的素齋一條街。但我們的第一站,就在下海廟一旁,去吃面。 一旁的素齋館隱藏于門洞內,于附近一帶口碑很不錯。據說下午兩點不到,最好吃的雙菇面就售空了,只能改點了一碗面筋面來搭搭味道。 澆頭上來是冰涼的,記得要浸在熱湯里泡一泡再吃。面細而筋道,澆頭是很有本幫情感的甜鮮味兒。寡淡卻不無趣,是一碗吃得舒心的好面。 地址: 昆明路73號 東來面館 來時才19歲,現在都54歲了... 東來面館在郭大王凈素坊隔壁,兩家都是有名的鋪子。(此行沒有吃到郭大王的菩提砂鍋,是最遺憾的一件事兒)連帶上一個老板,東來面館經歷了35個春秋。 最有趣的是這個,簡直能稱得上古董的彩色小卡片。小時候在點心店很常見,現在看就覺得有趣。上面寫著2元2角的,還有些是剪碎的撲克牌做成的。 排骨年糕可真好吃的,炸成完美的排骨外衣,酥軟的讓牙齒找不到著力點。甜面醬也是一絕,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真正的招牌是這碗炸醬湯面,細碎的小肉末拌著湯底。面條一根根細滑又有嚼勁。 地址: 海門路151號(近長陽路) 白馬咖啡館 始于20世紀40年代 老克勒最愛的白馬咖啡館,在一片綠化之中,唯有一棟小樓矗立,它就是白馬咖啡館。20世紀40年代就有這家咖啡館存在,而后拆除,又于2015年復建于原址,很有歷史情懷。 不同于網紅咖啡店里的景象,這里倒多是些追溯歷史的阿姨伯伯們在吃咖啡喝下午茶。點了一杯焦糖瑪奇朵,就出品而言,也挺不錯,靜謐美好,仿佛穿越了時空。 地址: 長陽路67號(猶太難民紀念館) 卞阿姨奶茶 阿姨奶茶鼻祖 卞阿姨奶茶,是附近老字號的楷模。簡單的鋪子,兩個桶里分別是香甜到讓人想流哈喇子的血糯米,和冒著熱氣的奶茶,特別美好。 一大杯奶茶,小半杯是血糯米,比廣為流傳的“阿姨奶茶”有味道。奶茶就是普通的奶茶,小時候的奶茶,小時候的奶精奶茶。 地址: 霍山路68號(近舟山路) 提籃橋老攤頭蔥油餅一號 下午3點才開 下午三點才開的提籃橋蔥油餅一號店,就在飄胖面館的對面。一個特別小的居民樓的窗口,要不是門口排了好多人都沒看到。 下午三點才開的蔥油餅為什么生意能那么好!等了十幾分鐘才排到,只買了一個被后面的阿姨嘲笑了...但它的確也是有魅力,屬于蔥香味十足特別地道的蔥油餅,又脆又油,也是有實力的選手。 地址: 昆明路297號(昆明路保定路) 為民點心店 老上海早飯攤頭的樣子 早飯的標配是鍋貼+咖喱牛肉湯,早上來能看到阿姨忙得一刻不停包鍋貼煎鍋貼。早上來客人絡繹不絕,感覺都是熟客,店里仿佛就是它10年前的樣子,非常懷舊。 牛肉湯里的肉倒是給的很足,大片大片的牛肉滿滿的鋪在碗底,用料實在,感覺比鍋貼還好吃些~ 地址: 惠民路62號(近楊樹浦路) 可惜錯過系列 這幾家店留給你們去吃 郭大王凈素坊 他家的菩提砂鍋據說能喝出牛奶的味道,有各種做成貢丸香腸質感的豆制品,非常的鮮香。 地址: 海門路157號(近昆明路) 石庫門牛排面館 石庫門牛排面館不太好找,要在一個小弄堂里拐七拐八隨緣去找。招牌牛肉面據說鹵水里下了一番功夫,選料扎實新鮮,還有牛舌圈子面可以選。 地址: 惠民路21弄5號(近遠洋賓館) ? ?本文為@疙瘩美食 原創作品,授權轉載 |
|
來自: 黃之中 > 《人文、風景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