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沙江最險要的大峽谷架起了兩座橋,跨接了兩省(四川、云南)三岸的交通,為居住在附近的彝族同胞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

【云南金沙江】
【麗江】

奔騰的萬里長江上游叫金沙江,流經麗江與香格里拉交界處時,因兩岸分屬不同的地質板塊,沿著兩個板塊交接的邊緣,金沙江來了個幾近180度的“U”字形大轉彎,奔流向東北,這個地方就是石鼓鎮。 據記載,明代嘉靖年間,麗江土司府木高向北進軍吐蕾,得勝凱旋后,在此建了一面漢白玉雕成的鼓狀記功碑,石鼓因此得名。 正因為江水轉彎,對岸沖擊,水勢趨緩,江面寬闊,從古就是金沙江上的重要渡口。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在此“五月渡瀘”(金沙江古稱瀘水),平定南中;而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又在此“革囊渡江”,進軍云南,滅大理國,完成了對南宋的戰略迂回;1936年4月,賀龍、任弼時、肖克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也是從這里渡過金沙江北上,與一、四方面軍會合的。 石鼓最吸引我的還是長江第一灣的自然風光,我只登上了山腰,濤濤江水迎面而來,轉個大灣,又匆匆而去。兩岸高山林立;天空中的烏云集聚,石鼓鎮頃刻間被大雨覆蓋;不一會,又雨過天晴。雨后的江面云霧升騰,太陽從云間鉆出,照碎一地斑駁。
石鼓鎮后的突峰
 【迪慶】
金沙江怒吼

對于我們生長在長江三角洲平原的人來說,長江的感覺似乎一直都是寬闊的江面和混著泥沙的江水。然而在云南,映入眼簾的的長江上游金沙江,狹窄的江面、清澈的江水,隨山勢蜿蜒而行,簡直就像系在山腰間的一條玉帶。真的讓人感嘆:原來長江也可以如此婉約。
長江第一灣。在這里,群山生生讓長江幾乎拐了180度,避免了長江成為又一條流經東南亞的國際河流。
群山峽谷深處,江面驟然變窄,江水暫時褪去其秀美的一面,顯露出氣勢磅礡的一面。此處既是“虎跳峽”。
虎跳峽-

金沙江流經到鶴慶、永勝兩地交界的河谷中,在這里繞了個漂亮大大的“S"彎,弧形江水就宛如一幅天然太極圖,如鬼斧神工般形成最奇特的景致。
金沙太極



得榮縣,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西南部,屬金沙江干旱河谷。處于四川省“亞丁自然保護區”和云南省“香格里拉旅游區”環線上,正好處在川滇香格里拉的中間。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僅使得榮具備了從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生態群落和生物資源,也構成了它獨特的自然景觀。在得榮不到3000平方公里的幅員范圍內,分布著金沙江、定曲河、碩曲河、瑪伊河、崗曲河等眾多的河流和峽谷。由北向南縱貫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后接納了瑪伊河和碩曲河之后,攜三江之水投入金沙江的懷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