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唐博
入住唐山已經快3點了,還是去唐博看看,建筑有特色,原建筑為1968年建成的“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南、西、北3座展館成品字形排列,單層平頂式,外形仿北京人民大會堂柱廊式立面,是唐山市經歷大地震唯一保存下來的一組大型公共建筑。

唐博的官網截圖
有兩個入口,先拍了蝶舞翩躚-名蝶精粹與蝶文化展,然后順著外墻到另一端入口,先看百年評劇展,4點半基本就往外走了。
晚上跑到當地最有名的煤醫道夜市,地攤和小吃都不是很感興趣。
第二天 唐山博物館 唐山工業博物館 大唐興國禪寺
大釗公園
唐博是二級館,官網正在調整,內容完全是亂的。主要展覽如下
- [評劇百年]
- [樂亭大鼓]
- [唐山驢皮影]
- [唐山歷史]
- [潘紹棠先生捐贈作品展]
- [凌寒軒珍藏書畫選]
- [李遠、陳大遠先生書畫作品展]
- [蝶舞翩躚-名蝶精粹與蝶文化展]
- [晚清風尚—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藏銅版畫展]
臨展蝶舞翩躚-名蝶精粹與蝶文化展昨天到期,其實這次吸引我的是晚清風尚—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藏銅版畫展,幾個展覽將專文介紹。最喜歡的常展是唐山歷史展和潘紹棠先生捐贈作品展。
唐山工業博物館距離唐博一站地,新開不久,看宣傳列在第二個想去的博物館,應該說整體外觀設計時尚,博物館其實就間大廠房改造而成,內部設計不錯,展線清晰,擦地的大姐是唐山所有博物館里最忙碌的人,還會介紹幾句展覽內容。展覽以介紹史實為主,照明通透。受制于原來廠房解構,幾張落地畫作只能看到三分之一。
其它的廠房分別改造為文創瓷器等區域,大都不具活躍與觀賞,對于一個新建的博物館,維護到位,但參觀者寥寥,對于能否長期維持下去,小編深感不樂觀。這種行業館現在是淡季門票20,本身沒有很多吸引人的元素,雖然有培訓文創演藝輔助,但沒有拓展空間,如何吸引人多次前來?無疑需要臨展的支持,而在規劃時似乎沒有考慮到。其實這也是大多數行業館的通病。
帶著失望到旁邊的 大唐興國禪寺,廟宇周邊還在興建中,大雄寶殿體量很大,偷拍了兩張大雄寶殿內的。震撼。 








抓緊時間跑到大釗公園,唐山民俗藝術博物館和唐山抗震紀念館不對開放了,我對前者很感興趣。
今天有點背。
第三天 陶瓷博物館 地震紀念館
陶瓷博物館在騰訊地圖app上找不到,這次是徹底轉高德粉了,而且還有很多類別的排行榜,我找到幾個聞所未聞的博物館,還有大眾點評的數據,很省事,想來回京后查一下博物館,一定會有新的發展。有點啰嗦,我不是個經常變通的人。
其實陶瓷博物館就在陶瓷公園南邊,彎道山陶瓷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坐車到原來的奇楠沉香博物館,已然人去樓空。連站臺名都變了,下公交見有出租車,就招手,其實就在河對岸,結果保安很禮貌告訴我。不對個人開放,里面各廳都鎖了。好吧既來之則安之,看看新建不久的陶瓷公園,公園很小,里面也沒啥建筑,除了路燈柱是陶瓷的,公園中心還有個兩米左右的瓷葫蘆瓶和北頭瓷柱外沒有其它陶瓷元素,其實想來當地應該有不少廢棄的瓷片,來幾個瓷器的廁所應該問題不大。
可惜公園外側還有瓷神廟,結果也是大門緊閉。
公園北側還有創意中心和個藝術館,藝術館不開門,在創意中心基本就是個賣場。只有三戶商家亮著燈。唐山骨質瓷比較有特色,潔凈透亮,就買了套,讓他發快遞了。
按照距離本應該去啟新水泥的,想著明天上午可以輕裝然后中午退房前回小休息下,就奔了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很奇怪這個館沒有星級,從室內室外,從內容完整到設計布展,深得我心,雖然從內心比較抗拒這種沉重的主題。
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位于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中,博物館的地震遺址也挺震撼,是唐山囯保單位,除了我沒人看,當時很震撼。可惜拍不出,這次唐山之行最大的感受是對建筑的拍攝遠遠低于預期。
離公園不遠就是南湖公園,這天也沒有什么花,就一直往市中心走,到老唐山影視基地,基地是按照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場景復建而成的,完整保持了電影拍攝時的原貌,并采用了上世紀70年代老唐山街景為主體建筑風格。
去了幾次樓下的365便利店,這家連鎖店的員工的技能普遍有待提高,不過人都很熱心,聽唐山話也有意思,我經常問一些當地的問題,旁邊是唐山最大的天主教堂,問超市大姐是否有夜間照明,大姐特肯定開。結果等天黑再出去看看有沒有,然后溜達去唐博、唐山工業博物館和大唐興國寺,都不理想,純散步了。
第四天 啟新水泥 開灤博物館 車頭博物館
曹雪芹公園
早上先拍了教堂,,
啟新水泥游覽區(另文介紹)給我的印象非常好,可惜我留給他的時間太短了,以至于沒進博物館,只在外圍拍拍,新舊廠房的對比,不同文化的沖突,還有把游覽區包圍的地攤,喜歡這里的氛圍,798的廠房太過小兒科,而地攤已經被北京拋棄了,越來越不生活化沒有人情味。好像這里的夜景也不錯,攻略沒有做好。
退了房直奔開灤博物館,據便利店大媽說唐山有三個必看的啟新、開灤煤礦和南湖。還是去趟開灤博物館吧。博物館外圍的雕塑還有點意思。博物館門票40,沒去井下探秘,博物館2008年建成,設計老派,照度低。http://www./zhuzhan/3D/tangshan/pano/klbwg/有整體的展示,井下探秘應該比較吸引人,但博物館挺一般的,不應該收費,只對去井下的游客收費。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里的博物館群落,2017年底添了一座新館——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開灤在130多年的發展史中開創了很多第一,1881年建成的唐胥鐵路就是其中之一。館內一個巨大的沙盤,展示了唐胥鐵路不斷延伸的結果:1888年修到天津,1894年修到山海關,1897年修到北京,1912年修到沈陽,最終延展為京奉鐵路。唐胥鐵路不長,僅有9.7公里,但它像一粒種子,不斷生長,逐漸形成了今天中國龐大的鐵路網。該館正在更換展板中。
買的唐山北站回京的列車,下午往豐潤趕,本來打算先去曹雪芹公園然后再去天宮寺塔看看,結果曹雪芹公園轉了一圈,感覺這地區的百姓都跑這里了。遛狗的還有電動,摩托各種騎行,都懶得拿相機。
看手機沒電,就找個飯館吃飯充電,結果時間不夠去看塔了。
唐山建筑整體設計能力差,很多設計都很容易聯想到原型。
就到這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