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2、學習開始首先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即“一半”的認識,引入到1/2的理性認識,并使學生在具體的“分禮物”活動中體驗分數的產生及意義。 3、在逐步學習認識分數的過程中,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動,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動腦、動口,認識不斷加深,尤其是在學生動手操作產生分數的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 4、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與合作、學會傾聽與欣賞、激發了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探索知識的欲望,同時,也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能力目標:經歷聯系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等邊三角形等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師;今天,有一位快樂老人來到我們的課堂,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他是誰? 生:圣誕老人。 師:圣誕老人想讓我們幫他分分禮物,你們愿意嗎? 生:我們愿意。 師: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有哪些禮物? 1、(課件出示4個蘋果和2個小朋友)有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個蘋果呢? 生:2個。 2、(課件出示2個桔子和2個小朋友)有2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個桃子呢? 生:1個。 師:像這樣,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書)、 師:我們再來看看還有什么禮物? 生:有一個蛋糕 3、(課件出示一個蛋糕和2個小朋友),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把一個蛋糕)(板書) 生:一半。[如有學生回答出1/2,教師可引導學生介紹自己是怎樣認識的1/2,或簡要介紹自己學習1/2的途徑)[設計意圖:教師可通過此問題了解學生對新知的認識水平,再有通過對1/2有認識的同學的介紹,其他同學也可以借鑒其他同學的課外學習方法。] 師:一半用我們以前學的數能表示嗎? 生:不能。 師:那么,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分數,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認識1/2 1、認識1/2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課件)電腦博士是怎樣分蛋糕的? 生:平均分。 師:像這樣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板書),我們平常說每份是(板書)它的一半,這半個蛋糕我們就可以說是這整個蛋糕的1/2。(板書1/2)。 師:和老師一起來讀一下這個數。 師: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得到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最后概括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分,每份是它的1/2。 師:你們能在這個蛋糕中找到另外一個二分之一嗎? 生:(課件展示)生指出另一個二分之一。 [設計意圖: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教學,能夠讓學生加深對1/2的認識,同時也降低學生對分數概念的理解。] 2、折紙活動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2,老師這里有一個長方形,你想在這個長方形上創造一個1/2嗎?來看要求: 師:(課件展示)要求:打開學具袋1,每個同學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它的1/2。再和同學們交流折法。 生:小組活動。 生: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折法。 師:(課件展示)學生作品,
師:明明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生:都是把長方形平均分成兩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我們用這三種折法折出長方形的1/2,那么同一個圖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嗎? 生:討論回答。 師:不直判斷學生回答的對錯,而用課件展示驗證學生的答案。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能力。在這個環節設計“折一折,就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1/2的意義,為后面讓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新的分數作了鋪墊] 師:請把你的作品輕輕地放到作品箱。 [設計意圖:老師對學生作品的肯定及對他們創作成果的重視] 師:老師這里還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圖形,請看大屏幕(課件展示)你認為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嗎? 生:第2個和第3個可以。 師:第一個和第四個也是分成兩份,為什么不是二分之一? 生:不是平均分。 師:一個蛋糕,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六邊形,只要是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圖形練習,加深同學們對分數概念的理解] (二)發現分數 師:現在,我們已經完全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生:1/3,1/4,1/6,1/8······(師選擇一些板書)。 師:想不想也用一個圖形表示出你認識的幾分之一? 生:想。 師:打開學具袋2,選擇你喜歡的紙折一折,并用斜線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課件展示) 生:小組活動。 師:展示不同圖形的1/4。 師: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4。 生: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師:有沒有同學折出其他的分數 生:介紹1/3、1/5(如果沒有同學折出分母是單數的分數,教師可引導學生再次折出這樣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分母是單數的分數折起來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比折分母是雙數的分數要稍難一些,所以,教師可引導學生折折這樣的分數] [設計意圖:發現分數這一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創新動力,在動手實踐、交流討論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識。] 三、讀寫分數 師:同學們請看,像我們剛才認識的1/2,1/3,1/4,1/8······這樣的數都叫做分數。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91頁,認真、仔細地觀察游樂園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發現哪里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幾分之一? 生1:我發現鴿子那里有1/3。 生2:我認為他說的不夠清楚,應該是把鴿子的食盒平均分成三個小格子,每個小格子就是這個食盒的1/3。 生:······ 師:我們認識了這些分數,我們再來寫寫這些分數。 (課件展示)仔細觀察,電腦博士是怎樣寫的? 先寫一短橫,它叫做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再寫分數線下面的數,我們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老師這里寫的3,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3份。最后寫分數線上面的數,我們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師:你會寫分數了嗎?我們一起來試試,(課件展示圖形) 生:拿手指書空分數。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實現了教材的重組,在學生認識了幾分之一后,學習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分數的讀寫法,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同時也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 四、反饋練習。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分數,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你能準確地運用分數了嗎?讓我們一起試試。 1、下面的圖畫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
法國國旗 巧克力 2、猜一猜線段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多層次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再次激起思維高潮,讓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師:我們這樣分下去能把分數說完嗎? 生:不能。 師:對,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分數。 課后反思: 一、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的教學,我是圍繞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出發點,以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主導思想進行設計的。 二、小組合作、交流思考。 本節課,我注意激勵學生動手思考,把思考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相結合,手腦并用,讓學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取新知。 三、動手操作,勇于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在現實情境中做數學。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動腦思考,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設計說明: 1、《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2、學習開始首先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即“一半”的認識,引入到1/2的理性認識,并使學生在具體的“分禮物”活動中體驗分數的產生及意義。 3、在逐步學習認識分數的過程中,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動,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動腦、動口,認識不斷加深,尤其是在學生動手操作產生分數的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 4、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與合作、學會傾聽與欣賞、激發了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探索知識的欲望,同時,也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能力目標:經歷聯系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等邊三角形等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師;今天,有一位快樂老人來到我們的課堂,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他是誰? 生:圣誕老人。 師:圣誕老人想讓我們幫他分分禮物,你們愿意嗎? 生:我們愿意。 師: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有哪些禮物? 1、(課件出示4個蘋果和2個小朋友)有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個蘋果呢? 生:2個。 2、(課件出示2個桔子和2個小朋友)有2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個桃子呢? 生:1個。 師:像這樣,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書)、 師:我們再來看看還有什么禮物? 生:有一個蛋糕 3、(課件出示一個蛋糕和2個小朋友),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把一個蛋糕)(板書) 生:一半。[如有學生回答出1/2,教師可引導學生介紹自己是怎樣認識的1/2,或簡要介紹自己學習1/2的途徑)[設計意圖:教師可通過此問題了解學生對新知的認識水平,再有通過對1/2有認識的同學的介紹,其他同學也可以借鑒其他同學的課外學習方法。] 師:一半用我們以前學的數能表示嗎? 生:不能。 師:那么,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分數,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認識1/2 1、認識1/2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課件)電腦博士是怎樣分蛋糕的? 生:平均分。 師:像這樣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板書),我們平常說每份是(板書)它的一半,這半個蛋糕我們就可以說是這整個蛋糕的1/2。(板書1/2)。 師:和老師一起來讀一下這個數。 師: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得到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最后概括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分,每份是它的1/2。 師:你們能在這個蛋糕中找到另外一個二分之一嗎? 生:(課件展示)生指出另一個二分之一。 [設計意圖: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教學,能夠讓學生加深對1/2的認識,同時也降低學生對分數概念的理解。] 2、折紙活動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2,老師這里有一個長方形,你想在這個長方形上創造一個1/2嗎?來看要求: 師:(課件展示)要求:打開學具袋1,每個同學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它的1/2。再和同學們交流折法。 生:小組活動。 生: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折法。 師:(課件展示)學生作品,
師:明明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生:都是把長方形平均分成兩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我們用這三種折法折出長方形的1/2,那么同一個圖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嗎? 生:討論回答。 師:不直判斷學生回答的對錯,而用課件展示驗證學生的答案。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能力。在這個環節設計“折一折,就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1/2的意義,為后面讓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新的分數作了鋪墊] 師:請把你的作品輕輕地放到作品箱。 [設計意圖:老師對學生作品的肯定及對他們創作成果的重視] 師:老師這里還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圖形,請看大屏幕(課件展示)你認為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嗎? 生:第2個和第3個可以。 師:第一個和第四個也是分成兩份,為什么不是二分之一? 生:不是平均分。 師:一個蛋糕,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六邊形,只要是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圖形練習,加深同學們對分數概念的理解] (二)發現分數 師:現在,我們已經完全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生:1/3,1/4,1/6,1/8······(師選擇一些板書)。 師:想不想也用一個圖形表示出你認識的幾分之一? 生:想。 師:打開學具袋2,選擇你喜歡的紙折一折,并用斜線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課件展示) 生:小組活動。 師:展示不同圖形的1/4。 師: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4。 生: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師:有沒有同學折出其他的分數 生:介紹1/3、1/5(如果沒有同學折出分母是單數的分數,教師可引導學生再次折出這樣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分母是單數的分數折起來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比折分母是雙數的分數要稍難一些,所以,教師可引導學生折折這樣的分數] [設計意圖:發現分數這一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創新動力,在動手實踐、交流討論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識。] 三、讀寫分數 師:同學們請看,像我們剛才認識的1/2,1/3,1/4,1/8······這樣的數都叫做分數。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91頁,認真、仔細地觀察游樂園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發現哪里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幾分之一? 生1:我發現鴿子那里有1/3。 生2:我認為他說的不夠清楚,應該是把鴿子的食盒平均分成三個小格子,每個小格子就是這個食盒的1/3。 生:······ 師:我們認識了這些分數,我們再來寫寫這些分數。 (課件展示)仔細觀察,電腦博士是怎樣寫的? 先寫一短橫,它叫做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再寫分數線下面的數,我們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老師這里寫的3,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3份。最后寫分數線上面的數,我們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師:你會寫分數了嗎?我們一起來試試,(課件展示圖形) 生:拿手指書空分數。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實現了教材的重組,在學生認識了幾分之一后,學習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分數的讀寫法,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同時也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 四、反饋練習。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分數,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你能準確地運用分數了嗎?讓我們一起試試。 1、下面的圖畫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
法國國旗 巧克力 2、猜一猜線段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多層次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再次激起思維高潮,讓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師:我們這樣分下去能把分數說完嗎? 生:不能。 師:對,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分數。 課后反思: 一、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的教學,我是圍繞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出發點,以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主導思想進行設計的。 二、小組合作、交流思考。 本節課,我注意激勵學生動手思考,把思考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相結合,手腦并用,讓學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取新知。 三、動手操作,勇于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在現實情境中做數學。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動腦思考,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