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方里面,我們會發現,有很多關于制水的方子,比如:苓桂術甘湯、真武湯、五苓散等等,這是張仲景給我們留下的一個重大的思路,明白其中的奧妙,不但可以治病。
我們人類,是從海洋里面走出的動物,和水的關系那是密不可分的,水約占人體重的50%—70%。血液的80%是水,水是維持生命的最基本的營養素,是構成機體的重要原料,是各種物質的溶劑。水在體內直接參與物質代謝,輸送氧氣和各種物質,調節體溫,滋潤器官等重要作用。所以,水在我們的健康中很重要,如果水出現問題,那么,我們的身體也就狀況百出了。
水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水多了。
那么,大家會問,我們水多了,少喝水不就成了嗎?
道理沒有那么簡單,我們中醫認為,這些問題都是自己身體運化水液的系統出了問題.比如脾陽不足,腎陽不足等,如果沒有這些問題,那么水多了我們身體自己會排泄出去的,而有了這些問題,會導致水排泄不出去,即使再少喝水,也會出現水多的情.,比如一個患者水腫,是患者自己的系統出了問題,如果您用控制喝水的辦法,是不行的,再少喝,水腫沒怎么減少,生命倒是出危險了。
我可以這么說,這些我們體內的水濕,仿佛就像是一個不流通的水池里面的死水,不進不出,無法正常使用,這種水的多少都是沒有用的,其實我倒是見過很多水濕重的患者,喝水倒是很少,可是體內的水濕依然嚴重,就是這個道理。
我在搞科研和給患者看病的過程中發現,現代人體內水濕重的情況很多,這是我體會到的一個獨特的現象,現在很多非常古怪的疾病,最后都可以通過去濕利水的方法調理好。
這事兒的發現,是我有一天看在同仁醫院拍攝的患者的舌頭照片,我們課題組拍攝了大約幾千個舌圖,我突然發現,其中水濕重的比例非常之大,大到幾乎我無法想象的地步,后來回憶我給人看病的過程,也發現我開出的去濕的方子是如此之多,于是有此感悟。
我想,在古代,水濕是沒有這么重的,因為從文獻的醫案里面水濕重的比例是一定的,遠沒有現代的多,但是,現在我卻發現,現代社會那么多的患者是水濕重的。
這是為什么呢?
缺乏運動
我想,幾個原因,第一個是現代人運動得少了,我們出門有車,坐在辦公室一整天,可是只有運動起來,我們的脾陽才能振奮,腎陽才能生發,肺氣才能通調,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那么水濕就會難以運化。
比如,我們如果打一場籃球,就會出一身的汗,然后呼出很多水氣,這是水的排出,然后喝水,完成水在體內的出入,這樣運化水的系統就得到了鍛煉。
如果只是坐一天的辦公室,這種水的出入是有限的,時間長了,得不到鍛煉,功能就弱了,這是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
脾陽受傷
水濕重的第二個原因是傷脾陽。在中醫里面,脾是負責管理水液的。我們今天冷飲多了,有冰箱,可以隨時喝到冷飲,吃涼的東西,如冰激凌,這些東西下去,我們的脾陽就會傷到,而我們就是靠脾陽來運化水濕的,脾陽如同大地上的土,如果土沒有了,那么水一定會泛濫的,這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
腎陽不足
第三個原因是腎陽不足,腎也是負責管理水液的,現代人腎精消耗的機會很多,打開電視機、翻開畫報、打開電腦,處處可以看到讓我們迷失的情色畫面,還有熬夜等各種不良生活方式,都會損耗腎精,腎精損傷多了,腎陽就會不足,這些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比較突出的特色。
其他因素
還有一些不是原因的原因,比如現代生活條件好了,我們多了很多的習慣,比如洗澡,我們可以做到每天都洗,但是古人沒有辦法做到,那要打多少的水啊!現在我們這樣做很干凈,但是好像洗太多澡也有問題,好像也會水濕變重,這個我拿出來和大家探討,有此類經驗的人可以探討一下。
我治療過一個朋友的小孩子,過敏性鼻炎很久,我知道他的家長每天給孩子洗澡,我就讓他們改變這個習慣,變成幾天一洗,結果我只開了一次藥,兩副藥后這個孩子就痊愈了,后來在北京電視臺看到孩子母親,她至今覺得神奇,我覺得這和洗澡習慣的改變很有關,我覺得可能北京是這樣,外地如何,需要探討,以前有人說過頻繁洗澡和濕氣的關系,但是我不記得具體的論述了,大家可以探討。
除了這些原因,其他增加濕氣的原因,可能古今是一樣的,張仲景遇到的情況,和今天的可能相同,比如,天氣中水濕重,影響了我們的身體的陽氣生發,
比如出汗以后,又泡到了水里面干活,比如下雨天淋雨等,這些都是導致我們體內運化水濕的功能紊亂的原因。(羅大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