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樓樓主是三毛的文友 兩人從未晤面 猶如周莊的水無法邂逅撒哈拉沙漠 多少年間,只能用傳書的方式 傳遞著水滴與沙粒 如今,兩人的空間距離甚遠 一個在水鄉(xiāng)天堂 一個在永遠的天堂 我與樓主也是文友,同城而居 像兩枚果子,長在同一果園的兩棵樹上 他散文,我詩歌 果子成熟后,常常不約而同 掉在同一刊物的兩個筐中 有如兩茶友,同時走進一家茶館 三毛茶樓,與文藝相關 底層廳堂很文學,二樓是書法雅室 西側包廂像一只茶壺 泡上一兩粒趣事三兩片情節(jié) 斟出來的就是故事、小說或者散文 詩歌偶爾搭載書法 從樓主草書的繁體筆畫中 優(yōu)雅地流出來 每次去周莊,我總會去茶樓 與樓主品茶,聊天 就著一碟茴香豆、幾片香干 咀嚼生活熱情,回味文學自信 我們會聊的很遠,譬如上世紀七十年代 也會很近,譬如臨河的窗欞花格 及至中市河對岸 流動的面孔與靜止的店面 此時,船娘的歌謠 搭載溫馨的古典主義陽光 以起承轉合的固定格式 蔓延過來,在茶樓的廳堂潺潺流淌 這是九百年周莊賜予茶樓的別樣溫暖 樓主的名字叫“寄寒” 寄懷的“寄” 驅寒的“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