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股票交易系統包括三個部分:市場環境與投資偏好控制,交易執行控制和資金倉位控制。
1.市場環境與投資偏好控制 市場環境與投資偏好控制,要求投資者首先識別當前的市場環境,并根據市場環境確定交易模式和股票投資標的。
(1)市場環境 這里的市場環境主要是指整個股票市場所處的大勢氛圍,即目前股市處于上升趨勢、下跌趨勢還是盤整趨勢。
對于投資者來說,當股市處于上升趨勢時,入場交易獲利的可能性會非常大;反之,當股市處于下跌趨勢時,入場交易獲利的可能性會非常大;反之,當股市處于下跌趨勢時,入場交易獲利的可能性則會很低。
如圖所示,從2014年10月開始,上證指數從2200點附近啟動上漲行情,一路上漲到5100點位置。在此期間,投資者如果選擇買入個股并持股不動,那么盈利的可能性非常之高。如果能夠在3000點以下買入股票翻番的概率同樣非常高。 (2)交易模式 交易模式是指投資者根據對市場大勢的判斷和個人偏好設置的交易路徑。這些交易模式既包括按周期劃分的長線持股、波段交易、短線投機,也包括搶反彈、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等。
(3)股票投資標的 股票投資標的是指投資者根據對市場大勢的判斷、選擇的交易模式,結合個人偏好確定的備選投資股票。通常情況下,交易模式不同,所選的投資標的也會有所區別。例如長線持股的交易模式適合選擇績優股,搶反彈時則適合選擇短期熱門的小盤股等。
2.交易執行控制 交易執行控制是整個交易系統的核心,是指投資者對整個交易過程進行的詳細規劃。交易執行控制包括如下細節。
(1)入場方法及條件 入場點的選擇,對于交易成敗和投資者心理都有重要的影響。通常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大盤環境和個股走勢雙重方法設置入場條件。如當大盤向好時,股價向上突破10日均線,且MACD指標金叉買入等。
初次買入股票時,盡量控制好倉位,不宜全倉進入,以免判斷失誤,給自己的本金帶來風險。
(2)加倉方法及條件 買入股票后,當股票突破某一重要阻力位和回調遇某支撐位支撐再度上升時,可以考慮適當加倉。加倉無須一次到位,可分批次進行。原則上,前期加倉量可以大一些,股價上漲到高位時,加倉宜謹慎。
(3)減倉方法及條件 買入股票后,當股票運行趨勢與預期不一致,即遇到某一重要阻力位或出現回調時,可考慮適當減倉。與加倉相似,減倉也可分批次進行。
(4)設定止損 由于短線操作講究快進快出,所以很多時候設定的賣出條件就可以作為止損條件。但有時也會不一致,這時就需要另設止損位。如買入條件為MACD指標金叉,賣出條件為MACD指標死叉,這時就需要設定止損位為MACD指標死叉。
(5)止盈設定 為了確保短線盈利能夠及時兌現,在短線操作前,必須確定明確的盈利目標。一旦目標達成,就可以全部或部分撤離目標股了。
一般情況下,止盈條件設定為有明顯的賣出信號出現時,也可以設定為具體的盈利目標值,如10%、20%等。
3.資金倉位控制 資金倉位控制主要包括對整體倉位和個股所占倉位控制、預留資金控制等。
(1)整體倉位控制 投資者可將總倉位水平線劃分為空倉、30%線、50%線、70%線、滿倉五個水平。鑒于股市中沒有絕對安全的時間,因而滿倉持股是盡量應該避免的。
通常情況下,當股市處于上升趨勢時,可以適當提升倉位水平。反之,當股市處于下跌趨勢時,應降低倉位水平,直至空倉。
(2)單只股票倉位占比 通常情況下,單只股票的倉位占比不應超過30%。當然,如果資金量很小,可以突破這一限制。
控制單只股票的倉位占比,本意是要分散風險。如果資金量太小,就失去分散風險的意義了。
(3)預留資金比例控制 預留資金的比例,因投資者個人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的不同而異,一般不應少于20%。
牛市時,可以直接設定在20%的水平。熊市時,則要提高預留資金的比例。即使是一次非常強勁的反彈,也要保證預留資金不低于30%。投入預留資金時,還要做好資金回收計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