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腦、pad...好玩的東西越來越多,人們低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脖子痛、肩膀痛,這些看似輕微的癥狀其實都在提醒你,你的頸椎已經吃不消了! 人的頸椎一共有七節,低頭族最易受損的是第三到七節頸椎。那第三到七節頸椎如果出現問題,有些什么癥狀呢?又應該怎么解決呢? 具體表現 第三到七節頸椎出現問題,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頸項酸痛、手臂麻木、肩背部酸痛,同時還有可能引起相關的病變,叫脊柱相關病變,也稱為頸椎相關病變。 不同的頸椎會分出不同的神經分支,誘發相關聯的疾病。 第三頸椎 三叉神經痛、神經炎、痤瘡、粉刺、濕疹、咽喉異物感、胸悶、頸痛、牙痛、甲亢等 第四頸椎 流鼻涕、失聰扁桃體腫大、咽喉異物感、胸悶、肩痛、牙痛、打嗝、甲亢、耳聾等 第五頸椎 咽喉炎、聲音嘶啞、咽喉疼痛炎、眩暈、視力下降、心動過速或過緩、上臂痛或下肢癱軟、過敏性鼻炎、神經衰弱等 第六頸椎 上肢疼痛、慢性咳嗽、肩頸疼痛、心律失常等 第七頸椎 滑膜炎、畏寒、甲狀腺疾病、低血壓、心律失常、上肢后側及尺側麻痛等 三大常見問題1曲度變直 正常情況下,人的脊柱整體呈波浪型,頸椎有往前的曲度,胸椎有往后的曲度,腰椎又有往前的曲度,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脊椎的“生理曲度”。 正常的生理曲度可以: 1.維持人體正常的直立姿勢 2.運動時起緩沖作用,保護骨骼 生理曲度變直會對脊柱產生擠壓與摩擦,易造成脊柱勞損,同時脊柱承壓能力相對減弱,受傷害風險增加。 曲度變直的主要原因: 1. 長期低頭 2. 枕頭過高 2落枕 除睡覺姿勢與枕頭高低外,走路姿勢、站立姿勢不正確也可能會導致落枕。 落枕的治療方式 1.首先是做牽引,將肌肉和脊柱拉開; 2.進行針灸推拿,幫助肌肉和肌腱的放松,行氣活血; 3.若有頸椎錯位,需進行小關節的復位與調整。 3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位于人體脊柱兩椎體中間,內部主要成分是水。 隨年齡增長,椎間盤彈性降低,逐漸變薄,若受過度擠壓則有可能向會外突出并對周圍組織造成擠壓,從而導致周圍組織的炎癥、水腫等。 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癥狀表現是手指麻木。 三到七節頸椎的基本治療原則 1.拉伸 2.緩解肌肉肌腱的痙攣 3.若有小關節錯位,需進行復位 在家自做頸椎操第一節舉頭望明月 雙手從身前慢慢向上舉,舉到頂點后頭盡力往上往后仰,并保持一段時間,之后再將雙手從兩側緩緩放下。 小貼士 長時間面對電腦或低頭工作的上班族,可以背靠椅背,往后慢慢地舉頭,從而緩解頸椎疲勞。 這個動作和八段錦中的第一節相似,需要雙手托天理三焦,對整個脊柱向上的拉伸、頸椎曲度的矯正都有較好的效果。 第二節 仙鶴點水 脖子盡力向前伸,畫個圓弧后回到原處 這其實是個拉伸動作,做這個動作時要體會頸椎一節一節拉伸開的感覺 第三節大椎的按摩 雙手搓熱后,從上到下按捏頸部肌肉,肌肉捏松后用手擦大椎穴即可 頸椎的應急治療法 如出現頸椎特別不適但無法立即就醫的情況,可以將右手握空心拳,用指甲或其他硬物擠壓后溪穴,邊壓邊活動頸椎,等到癥狀緩解后松開穴位即可。 保養頸椎從日常做起1不做低頭族 玩手機時盡量將手機拿高,減少低頭時間 2不枕高枕頭 枕頭的高度要能維持頸椎正常的生理弧度,切勿在床上墊高枕頭看電視、看手機。 3不要受風寒 風寒會使肌肉肌腱緊張,產生痙攣,影響頸部血液循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