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虔曰:“纖微向背,毫發死生。”臨摹原帖能極盡微妙之處,對學習書法可取事半功倍之效。 而精準臨摹,咱們也說過很多次了,但很多書友苦于沒有實際可操作的方法,于是一直停留在“道理我都懂,然而并不會”的階段。 陳東旭老師作品 面對歷代經典法帖,我們需要仔細觀察每一個字,對法帖點畫用筆、形態結構、章法布局等詳察細審,從靜態把握線條形態,到動態上理解點畫間呼應關系等等,才能將容易忽略的微妙之處觀察得清清楚楚,分析得明明白白。 這不,為了幫助大家能夠更好地掌握“精臨”的學習方法,我們特邀習初堂線上精臨班教師、中國書法院研究生陳東旭老師,以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為例,進行精臨分析的演練。 陳老師自小在父輩的影響下學習書法,后又抱著對書法的一腔熱血考入中國書法院深造,先后師從冷柏青、曾翔等先生,而后隨王義軍老師學習多年,深刻理解和掌握了書法精臨的要旨。針對《蘭亭序》,他簡單闡述了以下學習方法: 陳東旭老師作品 第一步:觀察字帖點畫細節 用筆最可貴之處在于到位且能表現豐富變化,縱然千變萬化但有規矩可循。可通過理解提按,長短,曲直,方圓等藝術元素來學習不同點畫的用筆極其常用變化。用筆之勢亦需特別注重,如此方能寫精到并體現力量。 1.觀察每個點畫的起收形態,或方或圓,或藏或露; 2.觀察點畫之間的牽絲連帶的方式; 3.觀察點畫之間的夾角呈現的角度; 4.對比點畫粗細,理解用筆提按動作的幅度; 5.對比相同點畫的不同寫法,如何產生變化。 以下為陳東旭老師歸納的部分《蘭亭序》筆法特征的示例 陳東旭老師作品 第二步:極盡姿態,巧妙布白。 臨摹不精,結構自然平淡,需用心經營,盡可能取奇妙之態。字的大氣與否取決于結構的收放,更在于內白的安排,內白精煉方整且能內外互通則張力無限。 1.觀察線條與點畫的長短、粗細; 2.觀察點畫之間的實與留出的空間的虛關系; 3.觀察文字輪廓,對比觀察點畫上下左右的極限位置; 4.詳察文字的內部開放空間和密閉空間的形態。 以下為陳東旭老師歸納的部分《蘭亭序》結構特征示例 陳東旭老師作品 相信大家看了陳東旭老師歸納的筆法以及結字規律,心里定有所悟,至于章法相關的第三步“排兵布陣,上下貫通,虛實相生”,這部分干貨太多,暫時保密。且以上展示的只是《蘭亭序》中的九牛一毛,更只是浩瀚的行書筆法海洋中的一滴水珠罷了,我相信你也一定不會只滿足于此。 陳東旭老師精解《蘭亭序》課程將在5月2日19:00正式開課,陳老師不僅僅會將《蘭亭序》的筆法、結構、章法規律為你詳細剖析出來,讓你基本達到精準臨摹《蘭亭序》的水平,更會讓大家通過聽課+練習的方式,掌握這種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在臨摹其它碑帖時可以直接運用,讓你學習書法事倍功半。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報名 課程說明 本次課程分3個課時,5月2日19:00第一節課,在微信群內以語音+圖片+小視頻的方式直播授課,每節課90~120分鐘。 第一節試聽課1元,后續兩節正式課每節50元,打包報名立享8折優惠,共81元。 課程均會整理回放,供學員反復觀看,回放永久保存在公眾號中。 課程提綱 第一課時 初學用筆,小試鋒芒 上課時間:2018.05.02 19:00 一、賞析,《蘭亭》之美及其深遠影響 二、行書用筆總體規律解析 三、《蘭亭序》的“招牌動作” 第二課時 再知分布,經營位置 上課時間:2018.05.06 19:00 一、用筆如何“一氣呵成” 二、行書結體的“妙招” 三、會留白,才講究 四、《蘭亭》單字精講 第三課時 縱橫取勢,漸入佳境 上課時間:2018.05.09 19:00 一、《蘭亭》字組分析 二、上下字,左右字之間體勢如何貫通 三、整篇臨寫要點 導師介紹 陳東旭,晴雪齋主,湖南祁東人,師從方嚴、王義軍老師。中國書法院零八屆研究生,中國書法網策展總監,全國八零后書家藝術委員會委員,習初堂線上精臨班教師。 作品欣賞 |
|
來自: 昵稱4113057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