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不除,越補越毒!
春天已經開始越來越熱,短袖馬上就要穿起來了,夏天也不遠了,很多朋友會覺得身體平乏力、疲倦、心煩失眠等,覺得自己肯定是上火了,但是怎么吃藥都吃不好,殊不知這是由于濕氣造成的! 有句老話叫 “千寒易去,一濕難除”,又有一句老話叫 “濕氣是萬病之源”。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邪過重會招來脂肪肝、高血壓、肥胖…… 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去濕氣邪毒,刻不容緩! 濕氣不除,越補越毒! 為什么夏季會濕氣重?
現代人生活在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人體感覺舒適,身體卻受不住。夏天本該是出汗的季節,卻因為使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而淤積體內,皮膚開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也就差了,極容易導致體內濕邪堆積,造成陽氣虛衰。 且在酷熱的季節,人們除了貪圖冷氣,還酷愛冷飲、涼菜,一杯冰鎮啤酒下肚,從里到外都透著涼快勁兒。殊不知,為貪圖這“涼快”,已將濕邪深埋在體內,成為困擾健康的一大隱患。 如何祛濕? 1、適當午睡勞逸結合 很多上班族因為工作的原因,幾乎不睡午覺,殊不知,睡好午覺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此時仍然晝長夜短,有的白領經常晚上加班,非加班人群也會吃宵夜、適當娛樂,夜生活延長。因此,夜間睡眠時間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它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后,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濕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三,艾灸“祛濕”法 1.關元穴: 位于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命門穴: 位于人體背后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療30分鐘。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4.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儀灸30分鐘。 5.豐隆穴: 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灸儀灸30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6.解溪穴: 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艾灸自然推薦我們自制的中藥艾條,在傳統三年陳艾的基礎上,加入山甲,當歸,川穹,丹參,益母草,乳香,牛膝,紅花,等二十種草藥 。艾條味足,功效區別于其他艾條:熱量足,滲透力強, 疼痛灸患處,寒癥需要灸肚臍和腎俞穴。 ▲長按上圖,即可選購火力十足的艾條 4、健康食物“祛濕”法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生冷食物、冰品或是涼性蔬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酒助濕邪,酒精少碰為好。 5、健康習慣“祛濕”法 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被子(墊絮)要經常曬。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濕氣包裹你的身體(淋雨后要及時換上干衣服)。 傷脾胃、增加濕氣的10件事!盡量少做! 1、狂吃冷飲 一到夏天,有些人吃冷飲毫無節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寒傷脾,輕則腹痛、腹瀉,重則惡心嘔吐。 2、猛吹空調 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也對脾胃不利。 3、穿衣露腰腹 裸露腰腹會讓神闕穴和命門穴這兩個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襲,不僅傷脾胃,還會傷腎、傷骨頭。 4、喝太多涼茶 涼茶不宜長期飲用,月經期女性、準媽媽、產婦、幼兒都不宜多飲。 5、不吃主食 一到夏天,很多人胃口不好,不愛吃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適當吃開胃的食物。 6、蔬菜只吃生的,不烹制 涼菜偏涼,生吃不容易消化,都傷害脾胃。 7、沉迷麻辣重口味 吃太多麻辣口味的食物會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引起胃火,長口瘡。 8、大量喝酒 酒精同樣會刺激胃黏膜,還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對脾胃極為不利。 9、饑一頓飽一頓 如果經常饑一頓飽一頓、邊走邊吃或吃飯中談事,時間長了必然導致脾胃虛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10、熬夜 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五臟都很受傷。要想養生,必須睡好“子午覺”,即晚上睡覺不能晚于11點,中午再睡半個小時,才有益于健康。 祛濕小誤區 提到祛濕,很多人會推薦用薏米紅豆去濕氣,但是不少人用了以后效果卻不盡人意,其實薏米紅豆并不是適合所有人喝的。濕氣也是有分類的,并不是所有的濕氣都是同一種,薏米紅豆是只能祛熱濕的,加上薏米直接煮的話容易傷脾,光祛濕不健脾,不能根本解決問題。體內濕氣累贅,遇上涼氣寒意,更難調理。 有些人可能不服氣了,會說“我一直喝薏米紅豆啊,祛濕效果感覺挺好啊”。濕氣其實也分很多類型,有一種類型是濕熱,喝了薏米紅豆,把濕氣熱氣壓下去了,癥狀減輕了,但長此以往,容易把脾給傷了,脾胃的正常運作,運化食物,是需要陽氣的,一旦損傷陽氣,這類人對濕氣的抵抗能力是越來越弱的。 祛濕也可以很簡單 針對濕氣問題,最便捷的方式是選擇祛濕茶。而在各種祛濕茶中,最推薦的就是清心堂離濕茶。 清心堂始創于1906年,由名中醫詹泰來老先生創立,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企業,有著悠久的品牌歷史和沉淀。至今已有110年的發展歷史,旗下有2300多家連鎖店享譽嶺南,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嶺南人成長。 ![]() 2006年,清心堂被國務院授予首批“國家級文化遺產”,2012年清心堂榮獲廣州市政府授予“廣州老字號”,清心堂系列產品獲“廣州十大手信”殊榮。2016年,作為唯一進駐廣州地標——廣州塔的廣東涼茶老字號品牌。 以獨特的“清心養生”的涼茶文化和優質的品牌形象,不斷篩選原材料,精益求精,力求將最好的口感和品質奉獻給消費者。 《擇一事,終一生》——這就是給清心堂最好的“六字真言”,如今市面上,實在難得這么正宗、地道的、能入選“國家非遺”的涼茶產品。 堅持采用純天然的草本植物,療效會更好,常常帶著背簍、鐮刀等工具上山采藥,不辭勞苦,堅持嘗遍百草。 制作過程中,草本經過精工的轉化,使得熬制出來的原液色若墨香,能起到很好的祛濕、調理身體的效果。 除了配方考究外,堅持數百年的熬制工藝,如人工采摘、環保烘干、再用創新工藝技術經浸泡、煎煮、熬制、過濾、高溫直接灌入,嚴格按照三煎三煮,4次濃縮,72小時高溫濃縮的工序,一步步煉制凈膏,也保證了原液的純正。 離濕茶傳承祖傳秘方,采取純天然草本植物,以藥食同源的天然草本植物為原料,其中有甘草、魚腥草、淡竹葉、蒲公英、薏苡仁、芡實、雞蛋花、砂仁等,全植物萃取。 尤其是將薏苡仁搭配芡實,避免了上面說的傷脾顧慮,因為芡實性平,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之功效,可以清熱解毒、祛濕排毒、清腸道,選用清心堂離濕茶,祛濕毒十分有效! 包裝小巧,方便使用,能解決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問題。 一杯開水沖飲即可,享受到舌尖上,屬于嶺南地道的祛濕茶。 長按上圖,查看詳情 每盒只要35.8元,現在拼團每盒只要25.8元 春季及時給身體祛濕! 快讓濕氣跑光光, 身體輕松一整年~ 選擇清心堂離濕茶, 就是選擇與時間、天地 共同醞釀的精粹, 也是選擇了穿越百年的用心, 用對方法,選對產品, 祛濕也可以很簡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