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不僅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詩人,對愛情也很執著。 一個沒有名分的侍妾,在東坡官場浮沉的落寞時,在貶謫蠻荒之地的困苦中,一路陪伴。深情的女子,讓豪放的詩人感動不已,情美詩詞,就是他們愛情的寫照。
蘇東坡一生中擁有過三個女人,這三個女人皆是王姓:王弗、王閏之、王朝云。 王弗,蘇軾的結發之妻,年輕貌美,知書達禮,16歲嫁給蘇軾,恩愛有加。公元1065年去世,年方27。在王弗離世十周年之時,蘇東坡一首《江城子》讓所有人讀之隨之斷腸:“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王閏之,蘇軾的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閏之陪伴蘇軾經歷宦海的大起大落,他們共先后歷經“烏臺詩案”和“黃州貶謫”,經濟最困難時她和蘇軾一起采摘野菜、赤腳耕田,變著法子給蘇軾解悶。她去世時,葬禮極為隆重,蘇軾親自寫了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承諾“唯有同穴,尚蹈此言”。王閏之的靈柩一直停放在京西的寺院里,10年后,終于和蘇軾合葬一處。 王朝云,一個沒有名分,卻在蘇東坡人生低谷給與陪伴的女人,不知是否是蘇軾最愛的那個女人,但在蘇軾心中占有無法言說的重要地位。相比于王弗、王閏之在生活上的細心體貼,王朝云應該是蘇軾在精神方面的慰藉,是蘇軾的紅顏知己。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淪落在歌舞班中,為西湖名妓。王朝云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
王朝云是蘇軾一見鐘情的奇女子。宋神宗熙寧四年,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日游杭州鳳凰山,宴飲時看到年僅12歲的杭州歌女王朝云,只見其天姿娉婷,舞姿優美,蘇東坡頓生愛憐之意,詩興大發:“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念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江神子·湖上與張光同賦》) 朝云時年十二歲,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由于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且受到蘇軾夫婦的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份,決意追隨東坡先生終身。 一日,蘇東坡指著自己的腹部問侍女們:“你們知道我這里面有些什么嗎?”有人說是文章,有人答是見識,王朝云笑著說:“您肚子里裝的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道:“知我者,唯(惟)朝云也。” 朝云與蘇軾的關系很奇特。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別是陪伴蘇軾度過了貶謫黃州和惠州兩段艱難歲月,但一直沒有蘇軾夫人或妻子的名號,只是到了黃州后才由侍女改為侍妾。 宋神宗元豐二年, “烏臺詩案”,蘇東坡被押解回京城,打入死牢,后貶到黃州。
蘇東坡在60歲那年再次被貶到惠州。貶謫蠻荒瘴毒之地,王朝云不肯在東坡落魄之際離開,執意要與蘇東坡一起同到謫居地惠州,患難與共。到惠州后,蘇東坡與朝云恩愛相伴,他們一起蓋房子,種樹養花,一起作詩游湖,煉丹尋道。為感激朝云對自己年老時的不離不棄,蘇東坡曾作詩云:“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姻緣;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云雨仙。” 蘇東坡謫居惠州,一日與王朝云閑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云歌喉將囀,淚滿衣襟。蘇東坡問其故,對曰:“奴所不能歌者,‘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蘇東坡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遂罷。 蘇軾到惠陽的第三年,朝云染瘟疫不幸亡故,年僅34歲。在此之后,蘇軾的人生履歷中就再沒有留下過任何女子的痕跡,侍妾朝云竟成了東坡居士愛情的絕響。 朝云情感細膩,溫柔得體,與東坡居士在文學藝術上有相同的體驗與感受,在佛法上有對人生一致的理解與見地,她愛慕并向往他高遠的精神境界,努力讀懂他的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像是一朵可以為之解憂的解語花,在他的生命里安然綻放。 在朝云逝去的日子里,蘇軾不勝哀傷,除寫了《朝云墓志銘》、《惠州薦朝云疏》,還寫了《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題棲禪院》等許多詩詞、文章來悼念這位紅顏知己。其中,著名的《西江月梅花》一詞,更是著力寫出了朝云的精神風貌和高尚情操:“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遷時過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面反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蘇東坡還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紀念她,并親手寫下楹聯亭聯。不僅透射出蘇東坡對一生坎坷際遇的感嘆,更飽含著他對一位紅顏知己的無限深情。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