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過兩款瀉藥,廣義的瀉藥並不是我們理解的腹瀉藥,瀉痰濕瀉寒氣都稱之為瀉。今天來和大家介紹一個偏於補氣的成藥——六君子丸。 這六君子不是菜市口的那六位,而是六味中藥,因其藥性溫和,故比作君子。該方的始祖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四君子湯,原書記載能夠治療“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大宜服之。” 四君子湯組成: 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 簡稱“參苓朮草”。這四味藥可以說是堂堂君子,藥性溫和副作用小,都有補益脾胃之氣的作用。 黨參溫補脾胃氣; 甘草補脾胃和諸藥; 茯苓補脾兼于滲濕利竅; 白朮兼有固腎的作用。 四君子湯是中醫補益脾胃的經典基礎方,治療單純性的脾胃氣虛同時加有脾濕,癥狀多見為面色土黃、舌色淡白、氣短乏力、肌肉消瘦、食慾不佳或飯後胃脹胃痛、大便稀軟。脾胃為後天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四君子湯也是中醫補氣的基礎方,後世逐步演變。 兒科大家錢乙在四君子的基礎上加入了另一位君子,組成了五味異功散,而這多出的一味君子就是陳皮。脾虛的人往往容易氣滯,陳皮辛溫疏肝理氣化痰濕,錢乙將其與四君子偕同,用來治療小兒脾虛氣滯消化不良,飲食減少,腹瀉,胸隔胃脘痞悶不舒,脾濕流口水等問題。 四君子幾乎是純補,而五味異功散則開始補脾和理氣結合了。當遇到胸腹痞悶,嘔逆更嚴重的時候,就要在五味異功散基礎上加上半夏,便是六君子湯。半夏苦溫,能降逆止嘔,瀉心竅寒痰,但是也有小毒,不如其他五君子溫和。不過現代人的飲食生活方式造就了體內痰濕偏重,痰濕淤堵不去,補藥也很難被吸收,所以相比四君子,參苓白朮散等純補的方劑,六君子湯補瀉結合,更適合現代那些所謂脾胃氣虛兼痰濕重的人使用,補脾之餘兼去痰濕。 在六君子的基礎上,後世又演變出了香砂六君子,木香行氣下期,砂仁燥濕和胃止嘔,兩者是一對黃金搭檔,使方劑增強了溫中去濕的功效,如果嘔吐惡心憋脹的厲害可以使用。我們之前講過香砂平胃散,兩者主治非常相似,都能治療胃痛胃脹,惡心便溏等胃病,胃病發作時都可以見效,但區別在於平胃散純去痰濕,而六君子以補益為主,一個是脾實癥,一個是脾虛癥。這就要看究竟是我們的脾胃功能正常但是長期吃多負擔重,還是飲食量很少但是脾胃就已經停滯怠工了,如果是前者,當用香砂平胃,後者則該用香砂六君子。關於幾個方劑的使用,以下供大家參考: 四君子 純補脾胃,治療脾胃氣虛 五味異功散 補脾行氣,治療脾胃氣虛,伴有氣滯。 六君子丸 補脾行氣化痰,治療脾胃氣虛,伴有痰濕氣滯 香砂六君子 補脾行氣化痰溫中,脾胃氣虛,伴有胃寒濕氣滯 中成藥里有六君子丸和香砂六君子丸,丸者緩也,效力和緩,適合大家自己酌情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六君子系列的方劑都偏於溫補,如果有舌尖通紅等上火癥狀時,建議慎重使用。 - END - 文 | 星辰 |
|
來自: 為什么73 > 《北京厚樸中醫徐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