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楓涇
蔡宏偉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遇到事情要不要馬上去做?有人說,生活中遇到的不少事情,只要拖一拖,都會自行化解。如果沒有,那是你拖得還不夠久。有人說如果有了事,你很想去做,千萬不要說“等我閑了再做”,這是無限拖延的借口。多少人就毀在“等有時間再做”這句話上。也有人說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對于材料提出的現象,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注意】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襲,套作。
【寫作導引】
材料列舉了三種見解,這三種見解大致對應本次作文的三種立意。第一種是適度拖延是一種智慧;第二種是無限拖延會敗事毀人;第三種是正確把握拖延的度。第三種立意較完整,有思辨色彩,但用八百字在考場寫就,有一定難度。它其實包含了第一、第二兩種立意,第一種立意從正面闡釋適度拖延的內涵,第二種立意則從反面論述無限拖延的危害。針對考場作文實際,建議考生確立第一或第二種立意寫文章,在正反論證時同樣可展現思辨色彩,顯示思維的縝密度。
【架構舉例】
標題
適度拖延是一種智慧
緒論
本論
分論點一
適度拖延可減少盲動,增強決策的合理性。
論據
美國參與兩次世界大戰,決策、實施有拖延,但利益最大化。
國內共享單車造成資源浪費,決策盲動。
分論點二
適度拖延讓科研、文藝出精品
論據
《浮士德》用時60年;《本草綱目》用時27年
達爾文拖延《物種起源》的發表
反面論證
沒有適度拖延,科學界急功近利,文藝界粗制濫造
結論
注意思辨色彩:適度拖延不是不辦事,不做事,而是在科學的滯后后,更好地辦事,做事。
標題
跟無限拖延說不見
緒論
本論
分論點一
拖延是慵懶者的借口
袁枚《黃生借書說》:書非借不能讀也
胡適有些著述如《白話文學史》有上部無下部,成永遠的遺憾。
分論點二
無限拖延讓人錯失機遇
項羽鴻門宴上不殺劉邦,失了江山;李世民果斷發動玄武門之變,開啟盛唐。
張忠謀年過半百,來臺灣創建臺積電,開創華人半導體工業新格局。
反面論證
拒絕拖延,即刻出發,鑄就偉業。
結論
注意思辨色彩:無限拖延有害;適度拖延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