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反映著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中國自古以來都倡導要注重家庭、重視家教、樹立家風,流傳下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諸子典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今天,我們通過梳理治家典范者的名言名句,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家風。 01
治家以和平兩字為主。
——清代·錢泳《履園叢話·治家》
海涅有一句名言:我寧愿用一小杯真善美來組織一個美滿的家庭,不愿用幾大船家具組織一個索然無味的家庭。
和諧是家庭的最終歸宿,也是家庭成員努力的最終目的。錢多錢少不重要,一家人生活開心幸福才是千金難求。
02
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
——明代·徐渭
庶出的徐渭自小缺少父母疼愛,不到十歲便與親生母親分離。雖生活在自己家中,但常有寄人籬下之感。
正因如此,徐渭對家庭有著自己的看法與感悟。
幸福的家庭從來都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家庭就像小社會,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斷金。
03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朱伯廬《朱子家訓》
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吵架的折騰,我們常說“言多必失”。
在吵架過程中,彼此控制不住情緒惡語相向,這都會給感情帶來裂痕。
話說多了,總會有惹麻煩的時候。架吵多了,家也會有散架的時候。
04
吾人生于天地之間,只思量做得一個人,是第一義,余事都沒要緊。
——明代·高攀龍《高氏家訓》
不論在家庭中還是社會里,人品都是最重要的。
良好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給孩子做出表率。不欺騙,不暴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孩子明白做人道理。
05
藏精于晦則明,養神于靜則安。
——宋代·歐陽修《示子》
外表憨厚,內心精明,人生糊涂一點才是大智慧。
家人間相處也要糊涂一點,世上事從不是非黑即白那樣分明。
家庭是個講“情”的地方,家人間沒有解不開的仇,沒有過不去的坎。
06
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
——出自《宋史·范純仁傳》
再愚笨的人,在責備別人時總是明白的;再聰明的人,在看自身問題的時候也是糊涂的。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只看到別人的不足,要懂得體諒。
丈夫體諒妻子的辛勞,妻子明白丈夫的壓力。家長理解孩子,孩子尊敬長輩,這才是真正的和諧。
07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 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一個人品德高尚,自然會受到人們得敬重;一個人才能出眾,自然能令人信服。
做人要有真材實料,家庭生活無需作秀,也用不著在家人面前吹牛,真正的感情是從內向外自然流露出的。
08
貧賤而不可無者,節也貞也;富貴而不可有者,意氣之盈也。
——明代·方孝孺《家人箴》
無論貧窮富貴,氣節與斗志是不能丟的。家庭要想興旺,家庭成員要有斗志,對待生活要積極。
得過且過、死氣沉沉、沒有追求的家庭,是不可能擁有美好未來的。
09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出自《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愛要講究方式方法。
為人父母不能只看到眼前,更要為孩子的長遠打算。不要因為溺愛孩子,反而讓孩子喪失了獨自面對未來的能力。 父母對孩子最深沉的愛,就是在他學會走路之后默默放手。
10
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安家兩字,曰讓與忍。
——《古今圖書集成·家范典》 家庭的幸福要靠勤勞的雙手創造,努力一點,勤奮一點,得到的也就多一點。 但只是勤勞,卻不節儉,大吃大喝鋪張浪費也是不行的。家庭要長久興旺,還要有儉樸的作風。 勺子碰鍋沿,家人間相處難免有矛盾與摩擦,這時就要靠寬容與忍讓。
(來源:儒風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