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節選自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外周神經阻滯與超聲介入解剖第2版》超聲引導下的股神經阻滯章節。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本視頻 1.解剖學 股神經既是運動神經也是感覺神經,由L2-L3-L4脊神經腹側支后股組成,在盆腔里位于腰大肌外側,走行于腰大肌與髂肌之間。從腹股溝韌帶穿過后位于髂腰肌淺層。在腹股溝韌帶下方,股神經位于股動脈外側,股靜脈位于最內側。 股神經在腹股溝韌帶下方3-4cm處分出前支和后支。前支分為兩條感覺支管理大腿前內側的感覺,和兩條運動支支配縫匠肌和恥骨肌。后支分為一條感覺支,即隱神經,和運動支支配股四頭肌。股神經為髂筋膜所包繞,將其與大血管隔開,比闊筋膜(大腿的深筋膜)更加表淺。
支配股直肌的運動支也分布于髖關節,支配三條股肌的運動支也分布于膝關節。
2.適應證 股神經與坐骨神經、閉孔神經等共同支配膝部、臀部以及大腿的感覺.股神經支配區域手術操作,與坐骨神經阻滯聯合可完成膝關節以下手術操作,良好的股神經阻滯也可用于止血帶痛鎮痛。
3.患者體位 仰臥位或半坐位,以患者舒適為宜。醫生站在患側,超聲儀放置在對側。
4.超聲儀設置 選用高頻線陣探頭,深度設定在3~4cm,頻率設定為Gen或Res。 5.掃查方法
探頭橫向置于大腿根部,獲得股神經和血管的短軸切面。如有可能,建議將探頭置于腹股溝折痕上方1cm處,此處的神經組織更為致密。
超聲圖像上可見股靜脈位于最內側,易被探頭壓癟。股動脈在股靜脈外側,股神經在股動脈外側。 6.進針方法 推薦平面內法,由外向內朝向股神經進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