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西北部內陸地區,這里大陸性逐漸增強,降雨偏少,更有著廣泛的荒漠區,比如著名的戈壁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等,更是荒無人煙。不過,美國宇航局(NASA)通過在高空高速飛行的衛星一直在觀察我國的西北內陸,這里的一些變化引發了科學家們的好奇。 從2006年開始,NASA的衛星就注意到了我國西北甘肅省敦煌附近戈壁沙漠中的一些變化,這些變化雖然不太起眼,但是這里有一些工程正在進行,到了2012年10月,衛星觀察到了這一地區戈壁荒漠中的奇特的黑色矩形區域。 直到2015年,甘肅敦煌戈壁沙漠中的這些黑灰色的矩形區域越來越多,面積逐漸擴大,和3年前的衛星照片相比,面積增加了數倍。這些奇特的矩形色塊是什么?為何在戈壁荒漠中快速增加?事實上,它們的真面目是這一地區的太陽能發電場。 在衛星圖像中,戈壁荒漠中不斷增加的黑色矩形區域其實就是增加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它們在荒蕪的戈壁灘上清晰可見。據估計,從2012年到2015年,這一地區的太陽能發電板覆蓋面積已經增長了近三倍。 2009年8月,我國首個大型太陽能電站開工建設,在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因為這些地區降雨偏少、天空云量少、日照充足,每年都能接收非常多的太陽能量,如果將這些太陽能量轉化為電能,那么將是非常巨大的產量。因此,在此后的數年中,太陽能發電站在陽光和土地充沛的戈壁沙漠深入擴大,除了甘肅的戈壁灘,在青海龍羊峽等地,太陽能發電站的面積的日漸擴大。2016年,我國的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翻了一番,也使得我國領先于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國。 據報道,2017年,中國龍陽峽壩太陽能園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擁有850兆瓦的容量。而由于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容易獲取的太陽能資源必然是炙手可熱的開發項目,我國還計劃在寧夏地區建設巨型太陽能發電項目,建成后將擁有2000兆瓦的容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