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5月9日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荊彤)八旬老太和孫子打了籃球,腰椎骨折了;七旬爹爹練劈叉,腿疼得厲害。5月9日上午,在武漢市第四醫院運動醫學科,醫生連續接診了兩位因運動受傷的老人,科主任張青松介紹,現在老年人生活觀念變化很大,退休后不甘心宅在家帶孫子做飯,為活出自我,參與的各項運動五花八門,從而成為運動損傷“新軍”。近兩年,接診的運動損傷患者中有近四成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張青松主任診治運動損傷老人 案例1:82歲太婆心癢打籃球腰椎壓縮性骨折今年82歲的孫老太身體一向不錯,雖然年過八旬但腿腳仍十分利索。平時買菜、做飯、出門旅游坐公交地鐵完全沒問題。 前天晚上,在小區籃球場上看著孫子正在打球,看著心癢的孫老太于是借來籃球玩了起來,“剛開始就想玩一下,拍了幾下見球沒跑我就來勁了”,孫老太感覺自己身體協調能力不錯,又開始練習帶球走跟傳球,硬是在球場上運動了20多分鐘。 可當天晚上,孫老太上床后感覺背上和小腿酸疼,她認為是運動后正常反應,睡一覺就能緩解,但第二天仍舊不舒服,便自己找到武漢市四醫院運動醫學科檢查。 接診的張青松主任給孫老太體檢后,懷疑傷到了腰。“因為老年人大多數會有骨質疏松,打球時蹦跳動作會很容易傷腰,”CT檢查結果顯示孫婆婆腰椎壓縮性骨折,有可能需要手術。 案例2:63歲大叔每天“引體向上” 右肩“廢”了63歲的王師傅家住武勝路江漢一橋附近,喜歡“玩”是出了名的。他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都要到小區的健身器材上運動,最拿手的運動就是單杠引體向上,最高紀錄一次能做30多個。 前天,他又跟往常一樣在單杠上活動。剛做了不到5個引體向上,手臂突然有持續撕裂的感覺。他試著放松手臂,突然發現右手臂不能很自如地伸展開來,情況還在加重,最后連杯子都拿不起來,右肩就好像廢了一樣。 王師傅在家休息了一個多小時,疼痛卻沒有緩過來,他趕緊到家附近的武漢市第四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做完檢查后,醫生說出了病因:肩袖撕裂。 張青松主任指出,門診時接診的肩袖撕裂患者中,有健身愛好的老年人也很常見。很多老年人肩膀痛就以為是肩周炎,可實際上卻是肩袖損傷。“很多老年人在小區健身時,喜歡頻繁做一些上拉推舉的動作,這其實反而會加重肩關節的負荷,造成肩袖撕裂。” 案例3:六旬大媽早上暴走晚上廣場舞 膝關節半月板全部磨損不到60歲體重180斤,體檢結果血壓血脂全部超標,上個月初拿到體檢結果后胡大媽下定決定運動減肥,給自己定目標每天早上7點出門快步走,每天至少一萬步,除此以外每天晚飯后還要下樓跳廣場舞。 起初效果不錯,兩周下來瘦了七八斤。可從第三周開始早上走路和晚上跳舞時膝蓋咔咔作響,胡大媽沒放在心上,仍然堅持運動,到了第四周膝關節不僅疼還腫的厲害,嚴重時走不了路,來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膝關節軟骨、半月板全部磨損、還伴隨骨髓水腫。需要進行關節鏡下修補。 “暴走時步幅過大,用力猛,這樣對膝關節損傷大,再加上廣場舞有很多身體旋轉、下肢扭轉的動作,這些動作對身體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穩定性都有較高的要求。”張青松說,如果連續運動時間太長,膝關節磨損會加重,膝關節功能就會失代償而出現癥狀。 大數據:老年人占到運動損傷患者近四成 肩膝最易受傷“與3年前相比,現在中老年人的運動損傷的患者明顯增多,占到門診量的近四成。”該院運動醫學科張青松主任介紹,專家門診上,每次都會接到至少3位運動損傷的中老年人,年紀大多在50--70歲之間。 老年人本身韌帶肌腱組織彈性變差、關節活動范圍小、再加上骨質疏松癥、肌肉萎縮,如果運動時不注意,很容易受傷。最常見的受傷部位就是肩部和膝部;其次是腳踝、肘關節,如網球肘、肩袖損傷、膝周肌腱損傷、軟骨損傷、韌帶撕裂。 另外每個人的生理、身體素質不同,老年人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模式。許多老年人認為運動強身健體,運動量越多越健康。其實不是,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負荷鍛煉,不僅不會帶來健康,反而會有損身體機能,損傷肌肉。”老年人運動的目的不是讓人疲勞,而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和心肺的能力。 觀點:七成老年人打發時間選擇戶外運動專家建議——鍛煉身體不是做“苦行僧”據一項調查顯示,在空閑時間,近七成的老人會選擇戶外運動,同時,在主要的休閑目的方面,30%的老人是為了結交朋友,80%的老人是為了鍛煉身體,75%的老人是為了娛樂放松。 '以前老年人退休后,大都是宅在家帶孫子做飯,但現在和許多患者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們退休后會更多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花更多時間豐富老年生活,而戶外運動成為不可或缺的選項,”張青松稱,愛運動注重健康值得提倡,但運動方式和運動量的選擇需要量力而為。 “推薦老年人平時可進行慢走,如果腿腳利索可以跳廣場舞,但不能天天跳,感覺不舒服一定要停下來。”張主任提醒,運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要盲目模仿新聞上的“勵志老人”或把鍛煉當成“苦行僧”的做法,盲目給自己制定運動量和時間,跟風效仿潮流或自己年輕時的運動方式這樣往往導致運動損傷。一旦運動時關節或肌肉出現不適,第一步先停下來,減少活動量,若出現局部關節腫脹,先冷敷,出現持續不適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
來自: 昵稱5460341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