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母親花—萱草花。萱草別名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古稱母親居室為萱堂;母親的生日為萱辰;母親的別稱為萱親, 故萱草稱母親花。是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征之前,它就是中國的母親之花。《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 萱草又名'宜男草’,《風(fēng)土記》云:'妊婦佩其草則生男’,故又稱此名。 游子詩 唐-孟郊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 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 所思 唐-李中 門掩殘花寂寂,簾垂斜月悠悠。 縱有一庭萱草,何曾與我忘憂。 庭前 唐-陸龜蒙 合歡能解恚,萱草信忘憂。 盡向庭前種,萋萋特地愁。 齋中詠懷 唐-羊士諤 芳草比君子,詩人情有由。 只應(yīng)憐雅態(tài),未必解忘憂。 積雨莎庭小,微風(fēng)蘚砌幽。 莫言開太晚,猶勝菊花秋。 萱草 唐-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詩人情有由。 只應(yīng)憐雅態(tài),未必解忘憂。 積雨莎庭小,微風(fēng)蘚砌幽。 莫言開太晚,猶勝菊花秋。 萱草 宋-蘇軾 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 萱草 宋-劉過 不盡人間萬古愁,卻評萱草解忘憂。 開花若總關(guān)憔悴,誰信浮生更白頭。 萱草 宋-晁說之 山中萱草三赤長,山中高人萬事忘。 欲借忘憂汝輩力,世間兒女徒顛狂。 汝亦忘憂非世憂,臨風(fēng)恐汝亦分將。 愿爾忘憂忘終始,莫教老大空悲涼。 萱草 宋-林景熙 近種鹿蔥碧,初抽鵠觜黃。 千年入風(fēng)雅,一草寄綱常。 澹日空階影,余春宮佩香。 此時憂正切,對爾可能忘。 萱草 宋-陳師道 喚作忘憂草,相看萬事休。 若教花有語,郤解使人愁。 萱草 宋-張良臣 雪色侵凌綠剪芽,枝抽寒玉帶金葩。 北堂回首傷心處,卻復(fù)令人恨此花。 萱草 宋-張載 萱草花開十日余,花繁日日倍于初。 朝開暮落終非計,栽活青松漸剪除。 和沈仲一北湖十詠·萱竹堂 宋-陳傅良 萱草須鋤莫放深,竹須剪伐待成林。 一花一葉皆相附,要使兒孫識此心。 陸左丞夫人鄭氏挽詞 宋-王铚 軒冕三從盛,門庭五福優(yōu)。 凄涼孝子淚,悲慟故山秋。 楊子新阡啟,班昭舊史留。 空堂對萱草,無復(fù)更忘憂。 偶書 元-王冕 今朝風(fēng)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