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要通順是對作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語言運用規(guī)范、準確、連貫、得體,讀起來文從字順,通暢流利。語言要有文采。這是在“語言通順”的基礎上提出的高一層次的語言標準。或是詞語生動,或是句式靈活,或是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或是文句有意蘊,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現(xiàn)。可以這樣理解,考生在運用語言方面,只要有某一點閃光耀彩的地方,都應該加以肯定和鼓勵,以使他們在通順的基礎上所展示的各種語言風采能夠得到應有的評價。 一、語言通順1.語言規(guī)范 在寫作中,要符合語言規(guī)范的要求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用詞要體會詞義的輕重、詞語適用范圍的大小、詞語的感情色彩,不能隨自己心意生造詞語;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和誤用關聯(lián)詞語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記敘性文章中為了描寫風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適當使用方言、俚語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語。 2.語言準確 要符合語言準確的要求就要注意有些問題有些看法要表達得十分準確才行。“我認為”“大家都這樣看”“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小部分人的不良行為”“從全局看是好的”“這只是一個人或少部分人的看法”“不是有不少人這樣去干嗎?”“我愿意這樣”等等,是全稱還是特稱,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要以偏概全,以個別人的不良行為加到全體人員身上。有些說法還需要婉轉。
3.語言連貫 要做到語言連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文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要統(tǒng)一于一個話題,圍繞著一個中心; 二是一段話要按照各句與中心的關系以及各句之間的關系合理地組織起來,可以根據(jù)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思路的展開依次排列,也可以憑借語法手段(關聯(lián)詞、方位詞、數(shù)詞、代詞等)或修辭手段(排比、對偶、層遞等)來組合各個句子; 三是句子之間要有語言和語氣上的聯(lián)系,如用主語承前省略、利用代詞呼應、使用關聯(lián)詞語、適當重復上下文的內(nèi)容或語言等方法來確保語言呼應;四是增添必要的過渡性語言,避免由于思維的速度大大高于表達的速度而帶來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被省略或淡化了的“跳躍”現(xiàn)象。 4.語言得體 要達到語言得體的要求一要注意表達對象,“心中要有讀者”是寫作的重要原則,只要試題中規(guī)定了寫作對象,語言的運用就要考慮到這一條件。二要注意區(qū)分不同的文體:記敘性文體要以情動人,以敘述、描寫為主,語言形象生動;議論性文體要以理服人,以闡述、議論為主,語言嚴密概括;說明性文體要以知授人,以解說、說明為主,語言準確簡明;應用性文體要以事告人,以敘述、說明為主,語言平實簡潔。 二、詞語生動詞語生動是指在恰當?shù)幕A上增強詞語的表現(xiàn)力,就是要求我們選用恰當精妙的、新鮮傳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極具表現(xiàn)力的詞語,使所描述的對象給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的感覺,以增強感染力;把所闡發(fā)的事理表達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徹,以增強說服力。 1.精心錘煉動詞 動詞是文章活的靈魂,動詞運用得妙,就能增強文章的精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動詞運用得有靈氣,還能增強文章的氣韻,使文章活起來,給人以美的享受。
2.精心錘煉疊音詞 運用疊音詞,增強語言的音樂美,同時使詞語描述更形象,表情更細膩濃烈,增強語言的意境美。
3.精心錘煉色彩詞 色彩詞能增強語言的意境美、繪畫美。
4.精心錘煉成語 成語及其他四字短語能形成一種整體和諧美。成語的主要特點是形式簡潔,意義蘊豐,可以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成語的連用有時還可以有增強情勢的效果。 5.精心錘煉詞的活用 ①巧借詞語。一個詞,由于詞義不同,色彩不同,就有了約定俗成的種種規(guī)矩。但在使用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臨時打破這些俗規(guī),改變詞的適用對象、場合、范圍,改變詞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這樣就可以使語言富有風趣,充滿生氣,收到特殊的表達效果。 ②活用詞性。活用詞性,就是臨時把某一類詞轉化為別的一類詞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情形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名詞活用為形容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等。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和表情達意的需要,恰當?shù)鼗钣迷~性,同樣是增強語言生動性的有效方法。 三、句式靈活句子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形式,按結構分,有單句和復句;按功能分,有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感嘆句等等,此外,還有主動句、被動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變式句等等。所謂“句式靈活”,就是指根據(jù)中心內(nèi)容的需要靈活地運用多種句式。一篇文章,一段話,選擇句式,要根據(jù)表達的目的和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靈活變換,綜合使用,這樣,能使語段更為和諧流暢,從而達到文采飛揚。 1.靈活運用長句與短句 長句字數(shù)比較多,結構比較復雜,節(jié)奏舒緩,表意嚴密、細致、精確。短句結構簡明,節(jié)奏緊湊,表意簡潔、明快、有力。因此,我們在綴句成篇時,要根據(jù)表情達意的需要,根據(jù)整篇的語言格調(diào),慎重選擇。或用長句,或用短句,或長短結合,如果調(diào)配得好,語言就能因此增色。 在一般情況下,記敘性文章多用短句,修飾成分較少,追求簡潔明快的風格;議論性文章多用長句,有較多的修飾、限制成分,常常靠虛詞來連接,追求嚴密周到的風格。 2.靈活運用常式句與變式句 變式句是相對于常式句的句子形式,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前因后果,先輕后重等正常語序組成的句子;變式句則是為突出表達某方面的內(nèi)容,臨時改變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變式句能取得常式句所無法達到的表達效果。變式句一般有下面幾種:句子成分的倒裝,正句和偏句倒裝(如“雖然……但是”的倒裝,“盡管……也”的倒裝等)。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選擇恰當?shù)木涫剑梢愿玫谋磉_情意。
當然,如非特殊需要,盡量少用變式句。為了使句子生動,變式句偶爾用一用還可以,不能多用,畢竟我們說話和聽話還是以常式句為主。用一句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變式句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確實能產(chǎn)生語言新鮮生動的效果,用不好,就會傷了自己。 3.靈活運用整句與散句 運用整句即運用排比、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采用駢句、整句的形式,來議論點題、抒發(fā)感情、總領全文,以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整句適用于抒情和議論為主的文章。
四、善于運用修辭手法修辭,就是修飾詞句的意思。對于語言表達來說,語法是解決通不通的問題,邏輯是解決對不對的問題,修辭是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廣義的修辭包括煉詞、煉句等許多問題;狹義的修辭是指運用修辭格來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1.修辭手段使表達富有文采 運用多種修辭手段,使語言駢散結合,形象鮮明,氣韻流暢。音調(diào)鏗鏘有力,這就是有文采;有文采往往可以使文章產(chǎn)生一種思辨的魅力。給讀者以藝術的享受,或者使文章具有內(nèi)在的氣勢,引起讀者強烈共鳴。 2.力求鋪排取勢 表達能力強的考生在寫作中,最好側重排比,兼容對偶、比喻、擬人、引用等其他修辭,從而獲得充沛暢達的氣勢。排比可以各式各樣,有短語的排比,也有單句、復句的排比,還有段落的排比,交錯使用能各得其宜,各盡其妙。“鋪排”要講究對事物、事理的“立體透視”,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地認知和剖析,避免單調(diào)重復。 3.注意修辭新穎 作文中恰當?shù)厥褂眯揶o手法,能使文章語言形象鮮明,氣勢貫通,音韻和諧,顯得文采飛揚。
4.注重情理美感 修辭,要合乎事物的情理、民族的習慣,要有審美情趣。漢族說“姑娘像花”,藏族說“姑娘像初升的太陽”,蒙古族說“姑娘像小羊羔”,都蘊含著各民族的愿望,都富有美感。如果我們說“美麗的姑娘像狗尾巴草”,就不恰當了。 判定是否“善于運用修辭手法”,主要有兩方面依據(jù):①從量上看,整篇作文是否多次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②從質(zhì)上看,這些修辭手法是否恰當、精彩,是否有助于表情達意。如果全文僅使用一次精彩修辭,那算不上“善于使用”,因為每人都有靈感突現(xiàn)的時候;同樣,如果各種修辭手法貫穿始終,但大多庸俗、無聊、蹩腳,那更不屬于“善于使用”。只有作文達到了一定的“量”和高品位的“質(zhì)”,才當之無愧于“善于使用修辭手法”。 五、文句有意蘊“文句有意蘊”主要是指在敘事、抒情一類的文章中,語言不直白,不淺露,言簡意賅,內(nèi)涵豐富,含不盡之意于言外,讓讀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文句富有意蘊,啟迪人思考,給人以教益。 1.形象表達 運用象征、比喻、擬人、雙關、婉曲等等手法,形象化地抒發(fā)情感、發(fā)表見解。
2.注重引用 恰當?shù)匾靡恍┚俚拿跃洌苁盏窖院喴庳S、增添文采的效果。
但是,禁止以引用代替自己的議論。“引用”僅僅是表達個人觀念的手段,不是目的。但是有考生以“引”代“議”,一“引”便萬事大吉,造成了缺乏個性、潦草膚淺的弊病。 3.移花接木 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寓言故事、成語典故、歷史傳說等,這些材料表現(xiàn)了人們對社會現(xiàn)象的概括和總結,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或哲理,具有永久的魅力。在寫作時,恰當?shù)亟栌茫蛘咦鳛檎摀?jù)來形象說理,或者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此予以加工、演繹、包裝,即進行再創(chuàng)作……都能增強作文的意蘊。 4.留有余地 質(zhì)樸的語言讓讀者易于理解,平易近人,但質(zhì)樸不等于簡單,不等于淺陋。如果能在質(zhì)樸的語言中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想,讓讀者深入思考,這樣質(zhì)樸就和深邃結合在一起了。含蓄的語言能使讀者體會朦朧美,使文句之中有言外之意。這種暗示的方法也會取得好的效果。別忘了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作品的真正魅力在于是否留下了讀者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當作者的創(chuàng)作結束時,正是讀者再創(chuàng)作的開始,這樣的作品才會有生命力。如果不能通過你的創(chuàng)作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和想像,或是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話,那么,這樣的作品不是成功的。 總之,優(yōu)秀的文章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不管是明白如話還是委婉含蓄,總有一些文句言簡意賅,辭約旨豐。或蘊含生活哲理,人生真諦,給人以理智的啟發(fā),使人深刻地思索;或飽含深厚的情感,獨特的體驗,使人感悟到人生的況味,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從而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這樣的文章,篇中有余意,句中有余味,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這類文章是最受閱卷者青睞的。 編輯:心臺 |
|